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4506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建隆
Total 8

卷一太祖代周

1
宋太祖建隆元年周恭帝宗訓元年也。先是,周顯德六年十一月,鎮、定二州上言,北漢會契丹兵入寇。至是年正月辛丑朔,遣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尉、歸德節度使匡胤率兵禦之,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將前軍先發。時主少國疑,中外密有推載匡胤之意,都下歡言「將以出軍之日,冊點檢為天子」士民恐怖,爭為逃匿計,惟內廷晏然不知。癸卯,大軍繼出。軍校苗訓號知天文,見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指示匡胤親吏楚昭輔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陳橋驛。將士相聚謀曰「主上幼弱,吾輩出死力破敵,誰則知之。不如先冊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未晚也」都押衙李處耘具以事白匡胤弟供奉官都知匡義及歸德掌書記趙普。匡義、普部分諸將,環列待旦,遣牙隊軍使郭延贇馳騎入京,報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審琦,二人皆素歸心匡胤者。甲辰黎明,將士逼匡胤寢所,匡義、普入帳中白之。匡胤時被酒臥,欠伸徐起,將校已露刃列庭,曰「諸將無主,願冊太尉為皇帝」匡胤未及對,黃袍已加身矣。眾即羅拜呼萬歲,掖之上馬,還汴。匡胤攬轡曰「汝等貪富貴立我,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皆下馬曰「願受命」匡胤曰「太后、主上,我北面事者,不得驚犯。公卿,皆我比肩,不得侵陵。朝市府庫,不得侵掠。用命,有重賞。違,不汝貰也」皆應曰「諾」遂肅隊而行。

卷二收兵權

1
太祖建隆二年閏三月,以慕容延釗山南東道節度使。先是,帝受禪,延釗握重兵屯真定,韓令坤領兵巡北邊。帝遣使諭意,許以便宜從事,兩人皆聽命,乃加延釗殿前都點檢,令坤亦加侍衛指揮使。至是,延釗自真定來朝,令坤亦從討李重進還,皆罷為節度使。自是殿前都點檢不復除授。

卷三平荊湖

1
太祖建隆元年八月荊南節度使高保融卒,弟保勗嗣。初,保融迂緩,國事悉委於母弟保勗,及卒,保勗權知軍府,請命於帝,授以節度使三年冬十月武平節度使周行逢卒,子保權嗣,時年十一。

卷六平江南

2
太祖建隆元年,南唐主李景以御服、錦綺、金帛來賀即位。十一月,帝平李重進,令諸軍習戰艦于迎鑾鎮,景大恐,遣使犒師,且使其子從鎰朝于揚州。唐臣杜著、薛良以罪來奔,獻平南策。帝方惡其不忠,斬著下蜀市,配良廬州牙校,遂還汴。
6
秋七月,南唐遣其臣翟如璧貢金銀、錦綺千萬。是月,放南唐降卒弱者數千人歸國。十一月,賜唐建隆四年歷。

卷十金匱之盟

2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乙亥,尊母杜氏為皇太后。太后定州安喜人,治家嚴而有法,生五子曰,匡濟匡胤光義光美匡贊匡濟匡贊早卒。陳橋之變,后聞之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尊為皇太后,帝拜於殿上,太后愀然不樂。左右進曰「臣聞母以子貴,今子為天子,胡為不樂」太后曰「吾聞為君難,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為匹夫不可得,所以憂也」帝再拜曰「謹受教」

卷十四西夏叛服

2
太祖建隆元年定難節度使李彛興入貢。李氏自思恭歷唐末、五代,世有夏州。周顯德中,封彛興西平王。至是,加太尉。乾德五年李彛興卒,子克睿立。

卷五十二金滅遼

2
神宗熙寧七年十二月,遼女真部節度使烏古逎死,子劾里缽嗣。初,女真之先,蓋古肅慎氏,世居混同江之東,長白山鴨綠水之源。南鄰高麗,北接室韋,西界渤海、鐵甸,東憑海。後漢謂之挹婁,元魏謂之勿吉,隋、唐謂之靺鞨。姓挐,又號完顏氏,於夷狄中最微。唐貞觀中,靺鞨來朝,自是中國始聞其名。開元中,其酋來朝,拜為勃利州刺史,遂置黑水部,以部長為都督,朝廷為置長史監之。五代時,始稱女真。其族分六部,有黑水部。其民在南者,繫籍于遼,號熟女真。在北者不籍于遼,號生女真。已而避遼主宗真諱,改曰女直。又有曰黃頭女真,其人戇朴勇鷙,謂之回霸。自東沫江之北,寧江之東,地方千餘里,自推豪俠為酋長,僻處契丹東北隅。宋太祖建隆二年,以馬入貢,三年四年,復遣使貢馬,自是不絕。太宗淳化二年,首領野里雞等上言,契丹怒其朝貢中國,置三柵於海岸,每柵置兵三千,絕其貢獻之路,乞發兵共平三柵。太宗降詔撫諭而不為發兵。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契丹征高麗,道由女真,女真復與高麗合兵拒之。天禧三年,復遣使至。自天聖後沒屬契丹,不復入貢。至烏古逎,能役屬諸部。會遼五國蒲聶部節度使拔乙門叛遼,遼將致討。烏古逎恐遼兵深入,得其山川險易,或將圖之,乃告遼曰「彼可計取也,若用兵,必將走險,非歲月可平也」遼從之。烏古逎因襲而擒之,以獻遼主。遼主召見,燕賜加等,授生女真部節度使,始有官屬,紀綱漸立矣,然不肯受印繫遼籍。其部內舊無鐵,鄰國有以甲胄往鬻者,必厚價售之。得鐵既多,因以修弓矢,備器械,兵勢稍振,前後願附者眾。至是,五國沒捻部謝野勃董復叛遼,烏古逎伐之,謝野敗走。烏古逎將見遼邊將自陳敗謝野之功,道死,子劾里缽襲為節度使。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