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8977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呂惠卿
Total 5

卷四十六紹述

2
哲宗元祐八年冬十月,帝始親政。時太后既崩,中外洶洶,人懷顧望,在位者畏懼,莫敢發言。翰林學士范祖禹慮小人乘間害政,上疏曰「陛下方攬庶政,延見群臣,今日乃國家隆替之本,社稷安危之機,生民休戚之端,君子小人進退消長之際,天命人心去就離合之時也。可不畏哉。先后有大功於宗社,有大德於生靈,九年之間,始終如一。然群小怨恨,亦不為少,必將以改先帝之政,逐先帝之臣為言,以事離間,不可不察也。先后因天下人心變而更化,既改其法,則作法之人有罪當退,亦順眾言而逐之。是皆上負先帝,下負萬民,天下之所仇疾而欲去之者也,豈有憎惡於其間哉。唯辨析是非,深拒邪說,有以奸言惑聽者,付之典刑,痛懲一人以警群慝,則帖然無事矣。此等既誤先帝,又欲誤陛下,天下之事,豈堪小人再破壞耶」時蘇軾方具疏將諫,及見祖禹奏,曰「經世之文也」遂附名同進而毀已草。疏入,不報。會有旨召內侍劉瑗、樂士宣等十人復職,祖禹又諫曰「陛下親政以來,未聞訪一賢臣,而所召乃先內侍。四海必謂陛下私於近習,不可」弗聽。侍講豐稷亦以為言,出知潁州。范祖禹復請對,曰「熙寧之初,王安石呂惠卿造立新法,悉變祖宗之政,多引小人以誤國,勳舊之臣屏棄不用,忠正之士相繼遠引。又用兵開邊,結怨外夷,天下愁苦,百姓流徙。賴先帝覺悟,罷逐兩人,而所引群小已布滿天下,不可復去。蔡確連起大獄,王韶創取熙河,章惇開五溪,沈起擾交管,沈括、徐禧、俞允、種諤興造西事,兵民死傷者不下二十萬。先帝臨朝悼悔,謂朝廷不得不任其咎。以至吳居厚行鐵冶之法于京東,王子京行茶法於福建,蹇周輔行鹽法于江西,李稷、陸師閔行茶法、市易于西川,劉定教保甲于河北,民皆愁痛嗟怨,比屋思亂。賴陛下與先后起而救之,天下之民,如解倒懸。惟向來所斥逐之人,窺伺事變,妄意陛下不以修改法度為是,如得至左右,必進奸言。萬一過聽而復用之,臣恐國家自此陵遲不復振矣」又言「漢有天下四百年,唐有天下三百年,及其亡也,皆由宦官,同一軌轍,蓋與亂同事,未有不亡者也。漢自元帝任用石顯,委以政事,殺蕭望之、周堪,廢劉向等,漢之基業壞于元帝。唐自明皇使高力士省決章奏,宦官遂盛,李林甫、楊國忠皆自力士以進,唐亡之禍基于開元。熙寧元豐間,李憲、王中正、宋用臣輩用事總兵,權勢震灼。中正兼乾四路,口敕募兵,州郡不敢違,師徒凍餒,死亡最多。憲陳再舉之策,致永樂摧陷。用臣興土木之工,無時休息,罔市井之微利,為國斂怨。此三人者,雖加誅戮,未足以謝百姓。憲雖已亡,而中正、用臣尚在,今召內臣十人,而憲、中正之子皆在其中。二人既入,則中正、用臣必將復用,臣所以敢極言之」上曰「所召內臣,朕豈有意任用,止欲各與差遣爾」祖禹乃退。
4
呂大防山陵使,甫出國門,楊畏首叛大防,上疏言「神宗更法立制以垂萬世,乞賜講求,以成繼述之道」即召對,詢以先朝故臣孰可召用者,畏遂列上章惇安燾呂惠卿鄧潤甫李清臣等行義,各加題品。且言神宗所以建立法度之意與王安石學術之美,乞召章惇為相。帝深納之,遂復章惇資政殿學士呂惠卿為中大夫,王中正復遙授團練使。給事吳安詩不書敦錄黃,中書舍人姚勔不草惠卿、中正誥詞,皆不聽。劉安世極諫章惇等不可用,貶出知成德軍。
20
冬十月,以呂惠卿知大名府監察御史常安民言「北都重鎮而除惠卿。惠卿賦性深險,背王安石者,其事君可知。今將過闕,必言先帝而泣,感動陛下,希望留京矣」帝納之。及惠卿至京,請對,見帝,果言先帝事而泣。帝正色不答,計卒不施而去。時論快之。
25
呂大防等竄居遠州,會明堂赦,章惇豫言此數十人當終身勿徙。范純仁聞之憂憤,欲齋戒上疏申理之。所親勸其勿觸怒,萬一遠斥,非高年所宜。純仁曰「事至於此,無一人敢言,若上心遂回,所繫大矣。如其不然,死亦何憾」因上言「大防等所犯,亦因持心失恕,好惡任情,違老氏好還之戒,忽孟軻反爾之言。然牛、李之黨禍數十年,淪胥不解,豈可尚遵前軌。即今大防等年老疾病,不習水土,炎荒非久處之地,又憂虞不測,何以自存。臣曾與大防等共事,多被排斥,陛下之所親見,臣之激切,止是仰報聖德。向來章惇呂惠卿雖為貶謫,不出里居。今趙彥若已死貶所。願陛下斷自淵衷,將大防等原放」疏奏,章惇大怒,遂落觀文殿大學士,徙知隨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