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3634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親王
Total 5

卷58 史部·傳記類二

2
初,乾隆二十九年命宗人府、內閣考核宗室王公功績,輯為《表》一卷,詳列封爵世系;《傳》五卷,第一卷、第二卷為親王,第三卷為郡王,第四卷為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第五卷為王貝勒獲罪褫爵而舊有勛勞者。通三十一人。又附傳二十一人,於乾隆三十年六月告成。嗣以所述簡親王喇布、順承郡王勒爾錦、貝勒洞鄂事實皆不詳悉。又《順承郡王傳》中「生有神力」之語,亦涉不經。乃詔國史館恭檢實錄紅本,重為改撰。前《表》後《傳》,體例如舊。立傳人數亦如舊,而事必具其始末,語必求其徵信,則視舊詳且核焉。考古者同姓分封,惟周為盛。然文昭武穆,惟魯公伯禽有淮徐之功耳。

卷83 史部·政書類存目一

1
洪武二年,命中書編次,其目十有三。一《祖訓首章》,一《持守》,一《嚴祭祀》,一《謹出入》,一《慎國政》,一《禮儀》,一《法律》,一《內令》,一《內官》,一《職制》,一《兵衛》,一《營繕》,一《供用》。至六年五月書成,太祖自為序,複命宋濂序之。此本佚序,惟太祖之序載篇首。序稱「開導後人,立為家法。大書揭於西廡,朝夕親覽,以求至當。首尾六年,凡七謄錄稿,至今方定。命翰林編輯成書,禮部刊印」云云。然則諸詞臣僅繕錄排纂而已,其文詞悉太祖御撰也。其中多言親藩體制,大抵懲前代之失,欲兼用封建郡縣以相牽制。故親王與方鎮各掌兵,王不得與民事,官吏亦不得預王府事。
2
尤諄諄以奸臣壅蔽離間為慮,所以防之者甚至。如云: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見天子,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其長史司並護衛移文五軍都督府,索取奸臣,族滅其家。又云: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或領正兵討平。然則靖難之事,肇釁於此。高煦、宸濠遂接踵效尤。是亦矯枉過直,作法於涼之弊矣。
2
會光澤王請宗室冠服式,命以燕弁為准。定為此圖,而敕璁為之說。前有諭旨及璁序。其冠,親王九衣取。世子八衣取,郡王七衣取。服用青身青緣,前後方龍補。襯用深衣,玉色。帶用青表綠裏綠緣。履用皂綠,結白襪。其鎮國將軍至奉國中尉,左右長史至伴讀,咸從忠靜冠服,以品官之制服之。其儀賓則不預焉。
1
國朝王士禎撰。始於國初,下迄康熙三十四年,大臣之賜謚者咸錄焉。凡親王十八人,郡王十五人,貝勒十二人,貝子十二人,鎮國公十一人,輔國公十六人,鎮國將軍五人,輔國將軍七人,妃三人,公主二人,額駙二人,藩王七人,民公九人,侯伯十四人,大學士二十七人,學士四人,詹事一人,尚書二十七人,侍郎九人,都御史三人,八旗大臣一百六人,總督十七人,巡撫十七人,殉難監司三人,提督十一人,總兵官八人,前代君臣二十六人,外藩一人。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