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7380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咸平
Total 8

卷35 經部·四書類一

5
知今本《經》文及《注》均與唐本不同。今証以孫奭《音義》所音,岐注亦多不相應語詳《孟子音義》條下,蓋已非舊本。至於《盡心》下篇「夫子之設科也」,《注》稱「孟子曰:夫我設教授之科」云云,則顯為「予」字,今本乃作「夫子」。又「萬子曰」句,《注》稱「萬子,萬章也」,則顯為子字,今本乃作「萬章。」是又《注》文未改,而《經》文誤刊者矣。其《疏》雖稱孫奭作,而《朱子語錄》則謂邵武士人假托、蔡季通識其人。今考《宋史邢昺傳》,稱咸平二年,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春秋傳》、《孝經》、《論語》、《爾雅》義疏,不云有《孟子正義》。《涑水紀聞》載奭所定著,有《論語、孝經、爾雅正義》,亦不云有《孟子正義》。其不出奭手,確然可信。其《疏》皆敷衍語氣,如鄉塾講章。故《朱子語錄》謂其全不似疏體,不曾解出名物制度,只繞纏趙岐之說。至岐《注》好用古事為比,《疏》多不得其根據。如《注》謂非禮之禮,若陳質娶妻而長拜之;非義之義,若藉交報讎。此誠不得其出典案藉交報讎以謂藉交游之力以報讎,如朱家、郭解,非有人姓藉名交也,疑不能明,謹附識於此。至於單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事出《莊子》,亦不能舉,則弇陋太甚。朱彞尊經義考》摘其欲見西施者人輸金錢一文事,詭稱《史記》。今考《注》以尾生為不虞之譽,以陳不瞻為求全之毀,《疏》亦並稱《史記》。尾生事實見《莊子》,陳不瞻事實見《說苑》案《說苑》作「陳不占」,蓋古字同音假借,皆《史記》所無。如斯之類,益影撰無稽矣。以久列學官,姑仍舊本錄之爾。
1
何晏注,邢昺疏。叔明,曹州濟陰人。太平興國中擢九經及第。官至禮部尚書。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蓋咸平二年改定舊疏,頒列學官,至今承用,而傳刻頗訛。《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題曰「某氏」,皇侃《義疏》則均題其名。案《奏進序中》稱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注皆呼人名,惟包獨言氏者,包名咸,何家諱咸,故不言也。」與《序》文合。知今本為後來刊版之省文,然周氏與周生烈遂不可分,殊不如皇本之有別。

卷79 史部·職官類

2
蓋一代翰林故實,具是三書。今宋錄已亡,陳錄僅存,而亦稍訛闕。是書則自明以來惟《說郛》載有數條,別無傳本。今考《永樂大典》,徵引是書者特多。排比其文,猶可成帙。其書多記宋初之事,典章文物,燦然可觀。蓋紹興元年初複秘書省,首以俱為少監。故俱為是書,得諸官府舊章,最為詳備。如《東都事略邢昺傳》載,由侍讀學士工部侍郎,不著加中散大夫。《宋綬傳》載,召試中書,不著遷大理評事。《宋史韓琦傳》載,由通判淄州入直集賢院,不著為太常寺丞及太子中允。《王陶傳》載,為太子中允,不著編校昭文館書籍。《孫洙傳》亦不著洙嘗為於潛令及編校秘閣書籍。而皆見於是書。又如《玉海》引《謝泌傳》,泌上言:「請分四庫書籍,人掌一庫。」事在端拱初。而其一百六十八卷又載此事於天聖五年,前後自相剌謬。據此書所載,則在咸平之初。又《續通鑒長編》載,咸平二年七月甲寅,幸國子監,還幸崇文院,而此日之後又有癸丑。則是月之內不容先有甲寅,顯然抵牾。據是書乃是七月甲辰。如此之類,凡百餘條,皆足以考証異同,補綴疏略,於掌故深為有裨。原書《文獻通考》作五卷,今所裒錄,仍符此數,疑當時全部收之。《通考》又稱凡十二篇,而不詳其篇目。其見於《永樂大典》者,有《官聯》、《職掌》、《廩祿》三門,皆與陳騤書標題相合。疑騤書即因俱舊目修之。今即以騤之篇目分隸諸條,莫不一一條貫,無所齟齬。亦可謂神明煥然,頓還舊觀矣。騤錄載曝書會、餞會及大宴學士院三條,俱云出《麟台故事》。然引其事,不載其詞。殆姚廣孝等排纂之時,刊除重複,誤削前而存後。當時編輯無緒,即此可見一端。今亦無從補入。惟俱《北山集》中載有後序一篇,並附錄之,以存其舊焉。

卷81 史部·政書類

3
陳振孫書錄解題》載其咸平三年奉詔,四年九月書成,起唐至德初,迄周顯德末。又載王欽若言,杜佑通典》,上下數千載為二百卷,而其中四十卷為開元禮。今之所載二百餘年,亦如前書卷數,時論非其重複。茲編仰稟聖裁,酌乎繁簡之中。而九百七十八年內典制之源流,政治之得失,條分件系,綱舉目張。誠所謂記事提要,纂言鉤玄,較諸杜氏原書,實有過之無不及。宋白所續,更區區不足道矣。

卷99 子部·兵家類

1
許洞撰。淵夫,吳興人。登咸平三年進士,為雄武軍推官,免歸。尋召試中書,改烏江縣簿。坐事變姓名,隱中條山。龔明之中吳紀聞》謂,洞平生以文章自負,所著詩篇甚多,歐陽修嘗稱為俊逸之士者是也。是書卷首有洞進表及自序,大意謂《孫子兵法》奧而精,學者難於曉用。李筌《太白陰符》經論心術則秘而不言,談陰陽又散而不備。乃演孫、李之要,而撮天時人事之變,備舉其占有。凡六壬、遁甲、星辰、日月、風雲、氣候、風角、鳥情以及宣文設奠、醫藥之用、人馬相法,莫不具載。積四年書成,凡二百十篇,分二十卷,名曰《虎鈐經》。大都匯輯前人之說,而參以己意,惟第九卷所載飛鶚、長虹、重覆、八卦四陣,及飛轅寨諸圖,為洞自創耳。其四陣統論自以為遠勝李筌所纂。其間亦多迂闊誕渺之說,不足見諸施行。然考《漢書·藝文志》兵家者流,有兵權謀、兵形勢、陰陽諸類,凡七百餘篇。蓋古來有此專門之學,今《漢志》所錄者久已亡佚,而洞獨能掇拾遺文,撰次成帙,不可謂非一家之言。錄而存之,亦足以備一說也。

卷101 子部·法家類

1
舊本題劉筠撰。子儀,大名人。咸平元年進士。累擢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進龍圖閣學士,加禮部侍郎。是編載曹溶學海類編》中。今考其文,即《冊府元龜》刑法一門之總敘也。

卷140 子部·小說家類一

1
王曾撰。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五年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