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6309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大和
Total 13

卷41 經部·小學類二

1
唐玄度撰。玄度里籍未詳。惟據此書,知其開成中官翰林待詔。考《唐會要》稱:「大和七年二月,敕唐玄度覆定石經字體。十二月,敕於國子監講論堂兩廊創立石《九經》。」玄度《字樣》,蓋作於是時,凡四百二十一字,依仿《五經文字》為七十六部。前載開成二年八月牒云:「准大和七年十二月敕覆《九經》字體者。今所詳覆,多依司業張參五經文字》為准。諸經之中,別有疑闕,古今體異,隸變不同。如總據《說文》,則古體驚俗。若依近代文字,或傳寫乖訛。今與校勘官同商較是非,取其適中。纂錄《新加九經字樣》一卷,請附於《五經文字》之末。」蓋二書相輔而行。當時即列石壁《九經》之後。明嘉靖乙卯地震,二書同石經並損闕焉。近時馬曰璐得宋拓本而刊之,猶屬完善。其間傳寫失真及校者意改,往往不免。今更依石刻殘碑,詳加覆訂,各以案語附之下方。《五經文字》音訓多本陸德明經典釋文》,或注某反或注音某。玄度時避言「反」字,無同音字可注者,則云某平某上,就四聲之轉以表其音。是又二書義例之異云爾。

卷46 史部·正史類二

3
自宋嘉祐後,歐陽修宋祁等重撰新書,此書遂廢。然其本流傳不絕。儒者表昫等之長以攻修、祁等之短者亦不絕。今觀所述,大抵長慶以前,《本紀》惟書大事,簡而有體;《列傳》敘述詳明,贍而不穢。頗能存班、範之舊法。長慶以後,《本紀》則詩話、書序、婚狀、獄詞委悉具書,語多支蔓。如《文宗紀》云:上每誦杜甫《曲江行》云:「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台殿、百司廨署。又云:戶部侍郎判度支王彥威進所撰《供軍圖略》,其序云云。《武宗紀》云:右庶子呂讓進狀,亡兄溫女太和七年嫁左衛兵曹蕭敏,生二男,開成三年敏心疾乖忤,因而離婚,今敏日愈,卻乞與臣侄女配合。又云:御史台奏:據三司推勘吳湘獄,謹具逐人罪狀如後,揚州都虞候盧行立、劉群於會昌二年五月十四日於阿顏家吃酒云云。《列傳》則多敘官資,曾無事實。或但載寵遇,不具首尾。如《夏侯孜傳》祇載歷官所至及責讓詔詞,不及一事,《朱樸傳》祇載其相昭宗而不及其始末。所謂繁略不均者,誠如宋人之所譏。按《崇文總目》,初吳兢撰《唐史》,自創業訖於開元,凡一百一十卷。韋述因兢舊本,更加筆削,刊去《酷吏傳》,為紀、志、列傳一百十二卷。至德、乾元以後,史官於休烈又增《肅宗紀》二卷。史官令狐峘等複於紀志傳隨篇增輯,而不加卷帙。為《唐書》一百三十卷。是《唐書》舊稿,實出吳兢。雖眾手續增,規模未改。昫等用為藍本,故具有典型。觀《順宗紀·論題史臣韓愈》、《憲宗紀·論題史臣蔣系》,此因仍前史之明証也。至長慶以後,史失其官,無複善本。昫等自採雜說傳記排纂成之,動乖體例,良有由矣。至於卷一百三十二既有《楊朝晟傳》,卷一百四十四複為立傳;《蕭穎士》既附見於卷一百二,複見於卷一百九十《文苑傳》;宇文韶《諫獵表》既見於卷六十二,複見於卷六十四;蔣乂《諫張茂宗尚主疏》既見於卷一百四十一,複見於卷一百四十九。《輿服志》所載條議,亦多同《列傳》之文。蓋李崧、賈緯諸人各自編排,不相參校。昫掌領修之任,曾未能鉤稽本末,使首尾貫通,舛漏之譏,亦無以自解。平心而論,蓋瑕瑜不掩之作。黨新書者必謂事事勝舊書,黨舊書者又必謂事事勝新書,皆偏見也。我皇上獨秉睿裁,定於正史之中二書並列,相輔而行。誠千古至公之道。論史諸家可無庸複置一議矣。

卷63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

1
國朝張璿撰。玉衡,宛平人,官國子監典簿。是書自孔子而下,四配十哲以及先賢先儒,凡祀於太學者,悉裒其言行,各為之傳。然意在務博,多失詳考。如《子夏易傳》、《子貢詩傳》皆後人偽作,而引作事實,概無辨正。又歷代祀典如《金石錄》所載後魏太和元年立孔子廟,延興四年《太上皇帝祭孔子文》之類,皆佚不錄。元設管勾一官見《元文類歐陽元序》,准此書附注《百石史卒碑》例,亦所當收。是亦不免於疏漏也。

卷69 史部·地理類二

1
魏峴撰。,鄞縣人。官朝奉郎,提舉福建路市舶。鄞故有它山一水,其始大溪與江通流,鹹潮衝接,耕者弗利。唐大和七年,邑令王元暐始築堰以捍江潮。於是溪流灌注城邑,而鄞西七鄉之田皆蒙其利。歲久廢壞,宋嘉定間,峴言於府,請重修,且董興作之役,因為是書記之。上卷雜志源流規制,及修造始末,下卷則皆碑記與題詠詩也。按《新唐書地理志》,載明州鄮縣案:鄞縣在唐為鄮縣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開元中,令王元緯置。東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五百頃。天寶二年,令陸南金開廣之。今此編稱它山水入於南門,瀦為日、月二湖。其日湖即小江湖,月湖即西湖。謂二湖皆王元暐所浚,而不言有天寶之陸南金,似有闕略。至其以元暐為元緯,以開元中為大和七年,則此編所載諸碑記及唐僧元亮詩,証佐顯然,足以糾正《唐志》之謬,不得以與史異文為疑矣。此書在地志之中頗為近古,宋《四明郡志》嘗採其說。然傳本頗稀,幾於泯沒而無可考。明崇禎辛巳,郡人陳朝輔始得舊帙梓行,版亦散佚。首有峴及朝輔二序,而末以《四明志序》附焉,蓋即從陳本錄出者也。

卷140 子部·小說家類一

3
因得聞禁中事,記為一書,曰問高力士。太和中詔求其書,宰相王涯等向芳孫度支員外郎璟索之不獲。而德裕父吉甫及與芳子吏部郎中冕游,嘗聞其說,以告德裕,德裕因追憶錄進。《舊唐書文宗本紀》載太和八年九月己未,宰臣李德裕進《御臣要略》及《柳氏舊聞》三卷,蓋即其事。惟卷數與今本不合,殆二書共為三卷歟?中如元獻皇后服藥張果飲堇汁、無畏三藏祈雨、吳後夢金甲神、興慶池小龍、內道場素黃文事,皆涉神怪。其姚崇、魏知古相傾軋及乳媼以他兒易代宗事,亦似非實錄。存以備異聞可也。柳珵常侍言旨案:此書無別行之本,此據陶宗儀說郛》所載。首載李輔國逼脅玄宗遷西內事,云此事本在朱厓太尉所續《桯史》第十六條內,蓋以避時事,所以不書也。考德裕所著,別無所謂《桯史》者,知此書初名《桯史》,後改題今名。又知此書本十八條,刪此一條,今存十七。至其名《桯史》之義,與所以改名之故,則不可詳矣。
1
鄭處誨撰。處誨延美,滎陽人。宰相餘慶之孫。太和八年進士第。官至檢校刑部尚書宣武軍節度使。事跡附見《舊唐書鄭餘慶傳》。是書成於大中九年,有處誨自序。案史稱處誨為校書郎時,撰次《明皇雜錄》三篇,行於世。

卷142 子部·小說家類三

1
舊本題高彥休撰。彥休始末未詳。書中鄭少尹及第一條,有開成二年愚江夏伯祖再司文柄語。考《舊唐書高鍇傳》,鍇於大和三年以吏部員外郎奉詔審定敕試《別頭進士明經》,開成元年中書舍人權知禮部貢舉,尋為禮部侍郎

卷150 集部·別集類三

3
則其里貫似真在吳興者也。亞之元和十年進士第。大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闢為判官。耆罷,亞之亦坐貶南康尉。是集凡詩賦一卷,雜文雜記一卷,雜著二卷,記二卷,書二卷,序一卷,策問並對一卷,碑文、墓志、表一卷,行狀、祭文一卷。杜牧、李商隱集均有《擬沈下賢詩》,則亞之固以詩名世。而此集所載乃止十有八篇。其文則務為險崛,在孫樵、劉蛻之間。觀其《答學文僧請益書》,謂「陶器速售而易敗,煆金難售而經久」。《送韓靜略序》亟述韓愈之言。蓋亦戛然自異者也。其中如《秦夢記》、《異夢錄》、《湘中怨解》,大抵諱其本事,托之寓言,如唐人《後土夫人傳》之類。劉克莊《後村詩話》詆其名檢掃地。王士禎池北偶談》亦謂弄玉、邢鳳等事,大抵近小說家言。考《秦夢記》、《異夢錄》二篇見《太平廣記》二百八十二卷。《湘中怨解》一篇見《太平廣記》二百九十八卷。均注曰出《異聞集》,不云出亞之本集。然則或亞之偶然戲筆,為小說家所採,後來編亞之集者又從小說摭入之,非原本所舊有歟!此本前有元祐丙寅重刊序,不署姓名。錢曾讀書敏求記》乃稱為元祐丙申刻。考元祐元年歲在丙寅,至甲戌已改元紹聖,中間不應有丙申。蓋即此本而曾誤記寅為申。又是集本十二卷,曾記為二十卷,亦誤倒其文也。《池北偶談》又記末有萬歷丙午徐𤊹跋,此本無之。而別有跋曰:「吳興文集十二卷,義取艱深,字多舛脫,不可卒讀。因從秦對岩先生借所藏季滄葦抄本校閱一過。」題曰辛卯仲夏。有小印曰邦採,不知為誰。然則此本校以季氏本,季氏本鈔自錢氏宋刻,其源流固大概可見矣。

卷151 集部·別集類四

1
白居易撰。居易有《六帖》,已著錄。案錢曾讀書敏求記》稱所見宋刻居易集兩本,皆題為《白氏文集》,不名《長慶集》。汪立名校刻《香山詩集》,亦謂寶歷以後之詩不應概題曰「長慶」。今考居易嘗自寫其集,分置僧寺。據所自記,大和九年置東林寺者二千九百六十四首,勒成六十卷。開成元年置於聖善寺者三千二百五十五首,勒成六十五卷。開成四年置於蘇州南禪院者凡三千四百八十七首,勒為六十七卷。皆題曰《白氏文集》。開成五年置於香山寺者凡八百首,合為十卷。則別題曰《洛中集》。惟長慶四年元稹作《白氏長慶集序》,稱「盡徵其文,手自排纂,成五十卷,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又稱「明年當改元長慶,訖於是,因號曰《白氏長慶集》」。則《長慶》一集,特穆宗甲辰以前之作。
1
杜牧撰。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登進士第。官至中書舍人。事跡附載《新唐書杜佑傳》內。是集為其甥裴延翰所編。唐《藝文志》作二十卷。
2
其家於丹陽,猶李白系出隴西而為蜀人矣。渾大和六年進士及第。為當塗、太平二令,以病免。起潤州司馬。大中三年監察御史,歷虞部員外郎,睦、郢二州刺史。其曰《丁卯集》者,潤州有丁卯橋,渾別墅在焉,因以名集。集中有《夜歸丁卯橋村舍》詩是也。《新唐書藝文志》作二卷。晁氏《讀書志》亦作二卷。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