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467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津逮秘書
Total 19

卷2 經部·易類二

2
朱子所駁不過一十九條,其中辨文義者四條,又一條謂蘇說無病,然有未盡其說者。則朱子所不取者僅十四條,未足以為是書病。況《朱子語類》又嘗謂其於物理上亦有看得著處,則亦未嘗竟廢之矣。今觀其書,如解《乾卦彖傳》性命之理諸條,誠不免杳冥恍惚,淪於異學。至其他推闡理勢,言簡意明,往往足以達難顯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蓋大體近於王弼,而弼之說惟暢玄風,軾之說多切人事。其文辭博辨,足資啟發,又烏可一概屏斥耶?李衡作《周易義海撮要》,丁易東作《周易象義》,董真卿作《周易會通》,皆採錄其說,非徒然也。明焦竑初得舊本刻之。烏程閔齊伋以朱墨板重刻,頗為工致,而無所校正。毛晉又刻入《津逮秘書》中。三本之中,毛本最舛。如《漸卦》上九並《經》文皆改為「鴻漸于逵」,則他可知矣。今以焦本為主,猶不甚失其真焉。

卷15 經部·詩類一

5
陸璣撰。明北監本《詩正義》全部所引,皆作陸機。考《隋書經籍志》,《毛詩草木蟲魚疏》二卷,注云:「烏程令吳郡陸璣撰。」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二卷。」注云:「字元恪,吳郡人。吳太子中庶子、烏程令。」《資暇集》亦辨璣字從玉,則監本為誤。又毛晉津逮秘書》所刻,援陳振孫之言,謂其書引《爾雅》郭璞注,當在郭後,未必吳人,因而題曰唐陸璣。夫唐代之書,《隋志》烏能著錄?且書中所引《爾雅注》,僅及漢犍為文學樊光,實無一字涉郭璞,不知陳氏何以云然。姚士粦《跋》已辨之,或晉未見士粦《跋》歟?原本久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輯,大抵從《詩正義》中錄出。然《正義衛風淇澳篇》引陸璣《疏》:「淇、澳,二水名。」今本乃無此條。知由採摭未周,故有所漏,非璣之舊帙矣。又《衛風》「椅桐梓漆」一條,稱「今雲南牂牁人績以為布。」考《漢書地理志》益州郡有雲南縣。《後漢書郡國志》,永昌郡有雲南縣。皆一邑之名。《唐書地理志》,姚州雲南郡,武德四年以漢雲南縣地置。蓋至是始升為大郡,而袁滋《雲南記》、竇滂《雲南別錄》諸書作焉。璣在三國,即以雲南配牂牁,似乎諸家傳寫,又有所竄亂,非盡原文。然勘驗諸書所引,一一符合,要非依托之本也。末附四家《詩》源流四篇,而《毛詩》特詳。考王柏詩疑》已詆璣所敘與《經典釋文》不合,王應麟困學紀聞》亦議其誤以曾申為申公。則宋本已有之,非後人所附益矣。蟲魚草木,今昔異名。年代迢遙,傳疑彌甚。璣去古未遠,所言猶不甚失真。《詩正義》全用其說,陳啟源作《毛詩稽古編》,其駁正諸家,亦多以璣說為據。講多識之學者,固當以此為最古焉。

卷17 經部·詩類存目一

1
舊本題曰「子貢撰」。實明豐坊所作。《明史》坊本傳稱「坊為《十三經訓詁》,類多穿鑿。世所傳子貢《詩傳》即坊編本」者是也。其說升魯於《邶》、《墉》之前,降《鄭》於《鄶》、《曹》之後,《大雅》、《小雅》,各分為三,曰續、曰傳,皆與所作《申培詩說》同。二書皆以古篆刻之。不知漢代傳經,悉用隸書,故孔壁科斗,世不能辨,謂之古文。安得獨此二書參用籀體?郭子章、李維楨皆為傳刻釋文,何鏜收入《漢魏叢書》,毛晉收入《津逮秘書》,並以為曾見宋搨,皆謬妄也。

卷70 史部·地理類三

1
李格非撰。格非文叔,濟南人。元祐末為國子博士紹聖初進禮部郎,提點京東刑獄,以黨籍罷。是書記洛中園囿,自富弼以下凡十九所。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囿之興廢。」蓋追思當時賢佐名卿勛業盛隆,能享其樂,非徒誇台榭池館之美也。《書錄解題》、《郡齋讀書志》俱載李格非撰。惟《津逮秘書》題曰華州李廌。考邵博聞見後錄》第十七卷,全載此書,不遺一字,題標格非之名。同時之人,不應有誤。知毛晉之誤題審矣。王士禎居易錄》記是書,前有紹興中張琰德和序,首曰山東李文叔云云,此本亦佚之。殆又後人因標題姓名與序不符,而刊除其文歟?

卷102 子部·農家類

1
後魏賈思勰撰。思勰始末未詳,惟知其官為高平太守而已。自序稱,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樂,靡不畢書,凡九十二篇。今本乃終於五穀果蓏非中國物者。自序又稱,商賈之事,闕而不錄。今本貨殖一篇,乃列於第六十二,莫知其義。中第三十篇為雜說,而卷端又列雜說數條,不入篇數。一名再見,於例殊乖。其詞亦鄙俗不類,疑後人所竄入。然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治生之道不仕則農為名言,正見於卷端雜說中。則宋本已有之矣。思勰序不言作注,亦不云有音。今本句下之注,有似自作,然多引及顏師古者。考《文獻通考》載李燾孫氏《齊民要術音義解釋序》曰,賈思勰著此書,專主民事,又旁摭異聞,多可觀,在農家最嶢然出其類。奇字錯見,往往艱讀。今運使秘丞孫公為之音義,解釋略備。其正名小物,蓋與揚雄、郭璞相上下,不但借助於思勰也。則今本之注蓋孫氏之書。特《宋藝文志》不著錄,其名不可考耳。董穀碧裏雜存》以注中一石當今二斗七升之文,疑其與魏時長安童謠百升飛上天句不合案:斛律光,齊人,非魏人,此語殊誤,蓋未知注非思勰作也。錢曾讀書敏求記》云,嘉靖甲申,刻《齊民要術》於湖湘,首卷簡端周書曰云云,原系細書夾注。今刊作大字,毛晉津逮秘書》亦然。今以第二篇至六十篇之例推之,其說良是。蓋唐以前書文詞古奧,校勘者不盡能通,輾轉訛脫,因而訛異,固亦事所恆有矣。

卷115 子部·譜錄類

1
舊載毛晉津逮秘書》中。原本題曰晁氏撰,不著時代名字。諸書引之,亦但曰《晁氏墨經》。考何薳春渚紀聞》云:晁季一生平無他嗜,獨見墨喜動眉宇,其所制銘曰晁季一寄寂軒造者,不減潘、陳。又稱其與賀方回、張秉道、康為章皆能精究和膠之法,其制皆如犀璧。此書中論膠云,有上等煤而膠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膠法,雖次煤能成善墨。與所言精究和膠亦合,疑為晁季一作也。

卷116 子部·譜錄類存目

2
漢以後者惟梁中大同博山爐一器。其中如上卷之周文王鼎、商若癸鼎、父辛鼎、商持刀祖乙卣、周召父彞、商父辛尊、商父癸尊、商父庚觚、商持刀父已鼎、周淮父卣、周虎斝、周季父鼎、周南宮中鼎、商癸鼎、商瞿鼎、商貫耳弓壺、商亞虎父丁鼎、商祖戊尊、商兄癸卣、周己酉方彞、周觚棱壺、周䜌女鼎、商子孫父辛彞、周叔液鼎、商父巳鼎、周宰闢父敦、周刺公敦、周孟皇父彞,下卷如商冀父辛卣、周舉巳尊,商父丁尊、周仲丁壺、商父巳尊、商象形饕餮鼎、商龍鳳方尊、周犠尊、商伯伸鼎、商夔龍饕餮鼎、周節鼎、周中鼎、周婦氏鼎、商提梁田鳳卣、漢麟瓶、周虯紐鐘、周樂司徒卣、漢獸耳圓壺、漢提梁小匾壺、商祖丙爵、商子孫巳爵、周仲偁父鼎,皆即《博古圖》之文,割剝點竄,詞義往往不通。其他諸器,亦皆《博古圖》所載,惟上卷商虎乳彞、周言鼎、周尹鼎、周獸足鼎,下卷商祖癸鼎、周乙父鼎、周公命鼎、周方鼎、商立戈父辛鼎、商父辛鼎,為《博古圖》所不收而已。考《館閣續錄》所載南渡後古器儲藏秘省者,凡四百十八事,淳熙以後續降付四十事,別有不知名者二十三事。嘉定以後續降付八十三事。與此書所錄,數既不符,而此書所載商冀父辛卣、父辛鼎、周南宮中鼎、周女鼎,皆嘉定十八年十一月所續降付,何以先著錄於紹興中?其為明代妄人剽《博古圖》而偽作,更無疑義。毛晉刻入《津逮秘書》,蓋未詳考其文也。
1
周必大撰。必大有《玉堂雜記》,已著錄。唐昌觀玉蕊花,傳自唐時。宋祁疑為瓊花,黃庭堅以為瑒花,必大以為皆非是,故記所目驗者辨証之。原載《平園集》中。此本乃毛晉摘出,刻入《津逮秘書》者也。

卷121 子部·雜家類五

2
又夢得之書,宋槧罕覯。前明有大字刊本,摹印亦稀。世行毛晉津逮秘書》所載,脫誤頗多,而商維濬《稗海》所載,踳駁尤甚。今並參驗諸本,以《永樂大典》所載,詳為勘校。訂訛補闕,以歸完善。凡所厘正,各附案語於下方,用正俗刻之訛,庶幾稍還舊觀,不失其真焉。
1
葉夢得撰。案晁公武讀書志》載此書,作十五卷,與此本卷數多寡懸殊,疑今所行者非完帙。然《文獻通考》已作二卷,毛晉津逮秘書》跋云,得宋刻迥異坊本,亦作二卷,則宋代亦即此本。考諸書所引《避暑錄話》,亦具見此本之中,無一條之佚脫。知《讀書志》為傳寫之謬矣。夢得在南渡之初,巋然耆宿,其藏書至三萬餘卷,亦甲於諸家。故通悉古今,所論著多有根柢。惟本為蔡京之門客,不免以門戶之故,多陰抑元祐而曲解紹聖。如論詩賦一條,為王安石罷詩賦解也。葉源一條,為蔡京禁讀史解也。王姬一條,為蔡京改公主曰帝姬解也。

卷134 子部·雜家類存目十一

子部四十四·雜家類存目十一·津逮秘書無卷數,內府藏本

卷141 子部·小說家類二

1
周密撰。有《武林舊事》,已著錄。是編以作於杭州之癸辛街,因以為名。與所作《齊東野語》大致相近。然野語兼考証舊文,此則辨訂者無多,亦皆非要義;《野語》多記朝廷大政,此則瑣事雜言居十之九,體例殊不相同,故退而列之小說家,從其類也。明商浚《稗海》所刻,以《齊東野語》之半誤作《前集》,以《別集》誤作《後集》,而《後集》、《續集》則全闕,又並其自序佚之。後烏程閔元衢於金閶小肆中購得抄本,毛晉為刻入《津逮秘書》,始還其原帙。書中楊凝式僧淨端一條,與《野語》重出,蓋刪除未盡。彌陀入冥、劉朔齋再娶二條,並附注衢案云云,蓋閔氏所加。海鰌兆火一條,附注不題名字,核其語意,殆亦閔語也。書中所記頗猥雜,如姨夫眼眶諸條,皆不足以登記載。而遺文佚事可資考據者實多,究在《輟耕錄》之上。所記羅椅、董敬庵、韓秋岩諸人於宋末講學之弊,言之最悉。其引沈仲固語一條,周平原語一條,尤言言炯戒,有關於世道人心,正未可以小說忽之矣。都穆《南濠詩話》曰:吳興唐廣嘗手錄《癸辛雜識》,見其中載方萬里穢行之事,意頗不平。是夜夢方來曰:吾舊與周生有隙,故謗我至此,幸為我暴之云云。夫是非之公,人心具在。使密果誣蔑方回,不應有元一代無一人為回訟冤,至明而其鬼忽靈者。其說荒唐,殆不足辨。

卷142 子部·小說家類三

2
事跡具《晉書本傳》。史稱寶感父婢再生事,遂撰集古今靈異神祇,人物變化為此書。其自序一篇,亦載於傳內。《隋志》、新、舊唐志俱著錄三十卷。《宋志》作《搜神總記》十卷,亦云寶撰,《崇文總目》則云《搜神總記》十卷,不著撰人名氏,或云干寶撰,非也。案:此條見《玉海》。此本為胡震亨《秘冊匯函》所刻,後以其版歸毛晉,編入《津逮秘書》者。考《太平廣記》所引,一一與此本相同。以古書所引証之,裴松之三國志注》魏志明帝紀引其柳穀石一條,齊王芳紀引其火浣布一條,《蜀志糜竺傳》引其婦人寄載一條,《吳志孫策傳》引其於吉一條,吳夫人傳引其夢月一條,朱夫人傳引其朱主一條,皆具在此本中。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引其盧充金碗一條,劉昭《續漢志》注《五行志荊州童謠》條下引其華容女子一條,建安四年武陵充縣女子重生條下引其李娥一條,桓帝延熹七年條下引其大蛇見德陽殿一條,《郡國志》馬邑條下引其秦人築城一條,故道條下引其旄頭騎一條,李善注王粲贈文叔良詩引其文穎字叔良一條,注《思玄賦》引其張車子一條,注鮑照《擬古詩》引其太康帕頭一條,劉知幾史通》引其王喬飛舄一條,亦皆具在此本中,似乎此本即寶原書。惟《太平寰宇記》青陵台條下引其韓憑化蛺蝶一條,此本乃作化鴛鴦;郭忠恕佩觿》上篇稱干寶《搜神記》以琵琶為頻婆,此本吳赤烏三年豫章民楊度一條凡三見琵琶字,安陽城南亭一條亦有琵琶字,均不作頻婆;又《續漢志》注《地理志》緱氏條下引其延壽亭一條,巴郡條下引其澤中有龍鳴鼓則雨一條,《五行志》建安七年醴陵山鳴條下引其論山鳴一條,李善《蜀都賦注》引其澹台子羽一條,陸機《皇太子宴元圃詩》引其程猗說石圖一條,此本亦皆無之。至於六卷、七卷全錄《兩漢書五行志》,司馬彪雖在寶前,《續漢書》寶應及見,似決無連篇鈔錄,一字不更之理,殊為可疑。然其書敘事多古雅,而書中諸論亦非六朝人不能作,與他偽書不同。疑其即諸書所引,綴合殘文,傅以他說,亦與《博物志》、《述異記》等。但輯二書者耳目隘陋,故罅漏百出。輯此書者則多見古籍,頗明體例,故其文斐然可觀,非細核之,不能辨耳。觀書中謝尚無子一條,《太平廣記》三百二十二卷引之,注曰出《志怪錄》,是則捃拾之明証。胡震亨跋但稱謝尚為鎮西將軍,在穆帝永和中,寶此書嘗示劉惔,惔卒於明帝大寧中,則書在尚加鎮西將軍之前二十餘年,疑為後人所附益,猶未考此條之非本書也。胡應麟《甲乙剩言》曰,姚叔祥見餘家藏書目中有干寶《搜神記》,大駭。曰果有是書乎?余應之曰,此不過從《法苑》、《御覽》、《藝文》、《初學》、《書鈔》諸書中錄出耳,豈從金函石匱幽岩土窟掘得耶?大抵後出異書,皆此類也。斯言允矣。

卷144 子部·小說家類存目二

1
不著編輯者名氏。載毛晉津逮秘書》中。考《中興館閣書目》有此書名。

卷146 子部·道家類

1
舊本題漢嚴遵撰。《隋志》著錄十一卷。晁公武讀書志》曰:《唐志》有嚴遵《指歸》四十卷,馮廓注《指歸》十三卷。今考新、舊唐書均載嚴遵《老子指歸》十四卷,馮廓《老子指歸》十三卷,無嚴遵書四十卷之說。疑公武所記為傳寫誤倒其文也。此本為胡震亨《秘冊匯函》所刻,後以版歸毛晉,編入《津逮秘書》,止存六卷。錢曾讀書敏求記》云,曾得錢叔寶鈔本,自七卷至十三卷,前有總序。後有人之飢也至信言不實四章,今皆失去。又引《穀神子》序云,《道德指歸論》,陳、隋之間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論德篇》。近代嘉興刻本,列卷一之卷六,與序文大相逕庭云云。此本亦題卷一之卷六。然則震亨所刻,即據嘉興本也。曹學佺作《玄羽外編》序,稱近刻嚴君平《道德指歸論》,乃吳中所偽作。今案《通考》引晁氏之言,案:此條《通考》所引與今本《讀書志》不同。稱其章句頗與諸本不同,如以曲則全章末十七字為次章首之類,則是書原有經文。《陸游集》有是書跋,稱為《道德經指歸》古文,亦以經文為言。此本乃不載經文,體例互異。又《穀神子》注本晁氏尚著錄十三卷,不云佚闕,此本載《穀神子》序乃云陳、隋之間已逸其半,今所存者止《論德篇》,因獵其訛舛,定為六卷。與晁氏所錄亦顯相背觸。且既云佚其上經,何以說目一篇獨存?
1
俞琰撰。有《周易集說》,已著錄。是書以一身之水火陰陽發揮丹道,雖不及彭曉陳顯微、陳致虛三注為道家專門之學,然取材甚博。其《釋疑》三篇,考核異同,較朱子本尤詳備。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謂二書共十四卷,焦竑國史經籍志》則作十二卷,毛晉津逮秘書》以琬注與等三家注合為一編,已非其舊,又並其釋疑佚之。此本每卷俱有圖,乃至大三年嗣天師張與封所刻,實只三卷,附以《釋疑》一卷。考琬《易外別傳》自序,亦稱丹道之口訣,細微具載於《參同契》發揮三篇,白雲霽所記或並其他書數之。焦竑所記,悉輾轉販鬻於他書,沿訛襲謬,益不足據矣。

卷195 集部·詩文評類一

1
孟棨撰。初中,爵里未詳。王定保唐摭言》稱「棨出入場籍垂三十餘年,年稍長於小魏公。其放榜日,出行曲謝」云云。則嘗於崔沆下登第。書中韓翃條內稱:「開成中,餘罷梧州。」亦不知為梧州何官。《新唐書藝文志》載此書,題曰孟啟。毛晉津逮秘書》因之。然諸家稱引,並作棨字,疑唐志誤也。是書前有光啟自序云:「大駕在褒中。」蓋作於僖宗幸興元時。皆採歷代詩人緣情之作,敘其本事。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憤、徵異、徵咎、嘲戲七類。所記惟樂昌公主、宋武帝二條為六朝事,餘皆唐人。其中《士人代妻答詩》一首,韋縠才調集》作《葛鵶兒》。二人相去不遠,蓋傳聞異詞。《薔薇花落》一詩乃賈島刺裴度作,棨所記不載緣起,疑傳寫脫誤。其李白《飯顆山頭》一詩,論者頗以為失實。然唐代詩人軼事頗賴以存,亦談藝者所不廢也。晁公武讀書志》載五代有處常子者,嘗續棨書為二卷,仍依棨例,分為七章,皆唐人之詩。今佚不傳,惟棨書僅存云。

卷197 集部·詩文評類存目

2
又於傳記及諸家文集中採樂府所起本義,以釋解古題。觀《崇文總目》稱二書共十二卷,而《讀書志》稱古樂府十卷,則所餘二卷為《樂府古題要解》矣。卷數與今本相合。《崇文總目》又載《樂府解題》,稱不著撰人名氏。與吳兢所撰《樂府古題》頗同,以《江南曲》為首。其後所解差異。此本為毛晉津逮秘書所刊。後有晉跋,稱今人以兢所撰與《樂府解題》混為一書。又稱太原郭氏諸敘中,輒引《樂府解題》不及《古題要解》。今考郭茂倩樂府詩集》所引《樂府解題》,自漢鐃歌《上之回》篇始,乃明題吳兢之名。則混為一書,已不始於近代。然茂倩所引,其文則與此書全同,不過偶刪一二句,或增入樂府本詞一二句,不應互相剿襲至此。疑兢書久佚,好事者因《崇文總目》有「《樂府解題》與吳兢所撰樂府頗同」語,因捃拾郭茂倩所引《樂府解題》,偽為兢書。而不知王堯臣等所謂與樂府頗同者,乃指其解說古題體例相近,非謂其文全同。觀下文即云以《江南曲》為首,其後所解差異,是二書不同之明証。安有兩家之書如出一口者乎?
1
原本題尤袤撰。有《梁溪遺稿》,已著錄。考袤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以光宗時卒,而自序年月乃題咸淳,時代殊不相及。校驗其文,皆與計有功唐詩紀事》相同。紀事之例,凡詩為唐人採入總集者,皆云右某取為某集。此本張籍條下尚未及刪此一句,則其為後人刺取影撰,更無疑義。考周密齊東野語》載賈似道所著諸書,此居其一。蓋似道假手廖瑩中,而瑩中又剽竊舊文,塗飾塞責。後人惡似道之奸,改題袤名,以便行世。遂致偽書之中又增一偽撰人耳。毛晉不為考核,刻之津逮秘書中,疏亦甚矣。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