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4141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文獻通考
條件: 提到「殿中侍御史
Total 5

卷三十四·選舉考七

105
孝宗隆興元年,御試得正奏名三十七人。殿中侍御史胡沂言:「臣觀唐之郭子儀,以武舉異等,初補右衛長史,歷振遠、橫塞、天德軍使。祖宗時,試中武藝人並赴陜西任使。又武舉中選者,或除京東捉賊,或三路沿邊,試其效用;或經略司教押軍隊,準備差使。今率授以榷酤之事,是所取非所用,所用非所學也。

卷三十八·選舉考十一

74
熙寧四年,殿中侍御史呂陶言:「郡守提封千里,生聚萬眾,所係休戚,而不察能否,一以資格用之,凡再為半刺,有薦者三人,則得之矣。不公不明,十郡而居三四,是天下之民半失其養。請令內外從臣,歲舉可為守臣者各三人,略資序而採公言,庶其可以擇才庇民也。」詔:「內外待制、大中大夫以上,歲舉再歷通判資序、堪任知州者一人,籍於吏部。遇三路及一州而四縣者,其守臣有闕,先差本資序人,次案籍以及所薦者。」八月,殿中侍御史韓川言:「近委大中大夫以上歲舉守臣,而薦所不及,雖課入優等,皆未預選,此倚薦以為信也。

卷七十六·郊社考九

123
「先帝親祠之詔,所宜遵守,但當斟酌時,宜省去繁文末節,以行親祠之禮。若謂盛夏難於出郊,則姑從權變禮,以循祖宗故事。」吏部侍郎韓宗師、兵部侍郎王古、殿中侍御史井亮採、監察御史常安民又以南郊合祭,當循祖宗舊制。權戶部侍郎李琮以乘輿出郊,暑雨不常,合祭權宜,亦難輕罷。太常博士傅楫以祀天地不可以暑廢大禮。給事中虞策、權給事中劉定、中書舍人盛陶、太常少卿黃裳請用十月親祭皇地於北郊。吏部侍郎豐稷請:「於夏至前三日,皇帝致齋於文德殿,遣官奏告太廟。至日五鼓,詣北郊齋殿,質明行事,禮畢還宮,不甚炎溽。若遇陰雨,大慶殿可陳望祭之禮。」起居舍人葉祖洽謂:「北郊之禮主於祀地,而太廟、景靈宮自可差官攝事。皇帝致齋於文德殿,前事一日,夙興至郊外齋宮,次日五鼓行事,質明禮畢還內,則是乘輿宿外不過一日,無憚暑之虞,於理為可。」戶部尚書蔡京、禮部尚書林希、翰林學士蔡卞御史中丞黃履工部侍郎吳安持、秘書少監晁端彥、侍御史翟思、殿中侍御史郭知章、正言劉拯、監察御史黃慶基董敦逸等,請「罷合祭天地。自後閒因大禮歲,以夏至之日,親祠北郊;其親祠北郊之歲,更不親祠南郊」。明年,乃詔:「罷合祭。自今閒因大禮之歲,以夏至之日,躬祭地于北郊。應緣祀事儀物及壇、道路、帷宮等,宜令有司參酌詳具以聞。」蓋用蔡京等議。然北郊親祠,終帝世未克舉云。

卷一百五十三·兵考五

42
元祐元年,殿中侍御史呂陶言:「伏見保甲之法,雖已改更,猶有二弊未便於民。其一,為罷去二十畝已下免教指揮,令五等戶有三丁者皆赴冬教一月。

卷一百六十七·刑考六

104
先是,殿中侍御史常同入對,論私販刑名大重,其略曰:「《紹興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