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2094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梁書
條件: 提到「特進
Total 16

卷第二本紀第二 武帝中

30
十二年春正月辛卯,輿駕親祠南郊,赦大辟以下。二月辛酉,以兼尚書右僕射袁昂尚書右僕射丙寅,詔曰:「掩骼埋胔,義重周經,槥櫝有加,事美漢策。朕向隅載懷,每勤造次,收藏之命,亟下哀矜;而珝縣遐深,遵奉未洽,髐然路隅,往往而有,言愍沉枯,彌勞傷惻。可明下遠近,各巡境界,若委骸不葬,或蒢衣莫改,即就收斂,量給棺具。庶夜哭之魂斯慰,霑霜之骨有歸。」辛巳,新作太極殿,改為十三間。三月癸卯,以湘州刺史王珍國為護軍將軍閏月乙丑特進中軍將軍沈約卒。夏四月,京邑大水。六月癸巳,新作太廟,增基九尺。庚子,太極殿成。秋九月戊午,以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建安王撫軍將軍,儀同如故;驃騎將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揚州刺史臨川王司空;領中權將軍王茂驃騎將軍開府同三司之儀江州刺史冬十月丁亥,詔曰:「明堂地勢卑濕,未稱乃心。外可量就埤起,以盡誠敬。」

卷第三本紀第三 武帝下

5
五年春正月,以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偉為鎮衛大將軍,改領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如故。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鄱陽王恢進號驃騎大將軍。太府卿夏侯亶中護軍。右光祿大夫王份左光祿大夫,加特進辛卯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豫章王綜進號鎮北將軍。平西將軍雍州刺史晉安王綱進號安北將軍。二月庚午特進、左光祿大夫王份卒。丁丑,老人星見。三月甲戌,分揚州、江州置東揚州。夏四月乙未,以雲麾將軍南康王績為江州刺史六月乙酉,龍鬥于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經處樹木倒折,開地數十丈。戊子,以會稽太守武陵王紀為東揚州刺史庚子,以員外散騎常侍元樹為平北將軍、北青、兗二州刺史,率眾北伐。秋七月辛未,賜北討義客位一階。八月庚寅徐州刺史成景雋剋魏童棧。九月戊申,又剋睢陵城。戊午,北兗州刺史趙景悅圍荊山。壬戌,宣毅將軍裴邃襲壽陽,入羅城,弗剋。冬十月戊寅,裴邃、元樹攻魏建陵城,破之。辛巳,又破曲木。掃虜將軍彭寶孫剋瑯邪。甲申,又剋檀丘城。辛卯,裴邃破狄城。丙申,又剋甓城,遂進屯黎漿。壬寅,魏東海太守韋敬欣以司吾城降。定遠將軍太守曹世宗破魏曲陽城。甲辰,又剋秦墟。魏郿、潘溪守悉皆棄城走。十一月丙辰,彭寶孫剋東莞城。壬戌,裴邃攻壽陽之安城,剋之。丙寅,魏馬頭、安城並來降。十二月戊寅,魏荊山城降。乙巳,武勇將軍李國興攻平靜關,剋之。辛丑,信威長史楊法乾攻武陽關;壬寅,攻峴關:並剋之。
11
中大通元年正月辛酉,輿駕親祠南郊,大赦天下,孝悌力田賜爵一級。甲子,魏汝南王元悅求還本國,許之。辛巳,輿駕親祠明堂。二月甲申,以丹陽尹武陵王紀為江州刺史辛丑,芮芮國遣使獻方物。三月丙辰,以河南王阿羅真為寧西將軍、西秦、河沙三州刺史。庚辰,以中護軍蕭淵藻為中權將軍。夏四月癸未,以安右將軍南康王績為護軍將軍。癸巳,陳慶之攻魏梁城,拔之,進屠考城,擒魏濟陰王元暉業五月戊辰,剋大梁。癸酉,剋虎牢城。魏主元子攸棄洛陽,走河北。乙亥,元顥入洛陽。六月壬午,大赦天下。辛亥,魏淮陰太守晉鴻以湖陽城內屬。閏月己未安右將軍、護軍南康王績薨。己卯,魏爾朱榮攻殺元顥,復據洛陽。秋九月辛巳,朱雀航華表災。以安北將軍羊侃為青、冀二州刺史。癸巳,輿駕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因捨身,公卿以下,以錢一億萬奉贖。冬十月己酉,輿駕還宮,大赦,改元。十一月丙戌,加中撫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袁昂中書監。加鎮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偉太子少傅。加金紫光祿大夫蕭琛、陸杲特進司空、中軍將軍元法僧進號車騎將軍。中權將軍蕭淵藻為中護軍將軍。中領軍蕭昂為領軍將軍。戊子,魏巴州刺史嚴始欣以城降。十二月丁巳,盤盤國遣使獻方物。
13
三年春正月辛巳,輿駕親祠南郊,大赦天下,孝悌力田賜爵一級。丙申,以魏尚書僕射鄭先護為征北大將軍。二月辛丑,輿駕親祠明堂。甲寅,老人星見。乙卯特進蕭琛卒。乙丑,以廣州刺史元景隆安右將軍夏四月乙巳,皇太子統薨。六月丁未,以前太子詹事蕭淵猷中護軍。尚書僕射徐勉特進右光祿大夫。丹丹國遣使獻方物。癸丑,立昭明太子子南徐州刺史華容公懽為豫章郡王,枝江公譽為河東郡王,曲阿公察為岳陽郡王。秋七月乙亥,立晉安王綱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為父後者及出處忠孝文武清勤,並賜爵一級。乙酉,以侍中、五兵尚書謝舉吏部尚書庚寅,詔曰:「推恩六親,義彰九族,班以侯爵,亦曰惟允。凡是宗戚有服屬者,並可賜沐食鄉亭侯,各隨遠近以為差次。其有暱親,自依舊章。」壬辰,以吏部尚書何敬容尚書右僕射癸巳,老人星見。九月庚午,以太子詹事蕭淵藻為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戊寅,狼牙脩國奉表獻方物。冬十月己酉,行幸同泰寺,高祖升法座,為四部眾說《大般若涅盤經》義,迄于乙卯。前樂山縣侯蕭正則有罪流徙,至是招誘亡命,欲寇廣州,在所討平之。十一月乙未,行幸同泰寺,高祖升法座,為四部從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義,訖于十二月辛丑是歲,吳興郡生野穀,堪食。
14
四年春正月丙寅朔,以鎮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偉進位大司馬,司空元法僧進太尉,尚書令、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袁昂進位司空。立臨川靖惠王宏子正德為臨賀郡王。戊辰,以丹陽尹邵陵王綸為揚州刺史。太子右衛率薛法護為平北將軍、司州牧,衛送元悅入洛。庚午,立嫡皇孫大器為宣城郡王。癸未,魏南兗州刺史劉世明以城降,改魏南兗州為譙州,以世明為刺史。二月壬寅,老人星見。新除太尉元法僧還北,為東魏主。以安右將軍元景隆征北將軍徐州刺史,雲麾將軍羊侃安北將軍兗州刺史,散騎常侍元樹為鎮北將軍庚戌,新除揚州刺史邵陵王綸有罪,免為庶人。壬子,以江州刺史武陵王紀為揚州刺史,領軍將軍蕭昂江州刺史丙辰,邵陵縣獲白鹿一。三月庚午侍中、領國子博士蕭子顯上表置制旨《孝經》助教一人,生十人,專通高祖所釋《孝經義》。夏四月壬申,盤盤國遣使獻方物。秋七月甲辰,星隕如雨。八月丙子特進陸杲卒。九月乙巳,以太子詹事南平王世子恪為領軍將軍,平北將軍、雍州刺史廬陵王續安北將軍,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湘東王繹為平西將軍,司空袁昂尚書令十一月己酉,高麗國遣使獻方物。十二月庚辰,以太尉元法僧驃騎大將軍、開府同三司之儀、郢州刺史
15
五年春正月辛卯,輿駕親祠南郊,大赦天下,孝悌力田賜爵一級。先是一日丙夜,南郊令解滌之等到郊所履行,忽聞空中有異香三隨風至,及將行事,奏樂迎神畢,有神光滿壇上,朱紫黃白雜色,食頃方滅。兼太宰武陵王紀等以聞。戊申,京師地震。己酉。長星見。辛亥,輿駕親祠明堂。癸丑,以宣城王大器為中軍將軍。河南國遣使獻方物。二月癸未,行幸同泰寺,設四部大會,高祖升法座,發《金字摩訶波若經》題,訖于己丑。老人星見。三月丙辰,大司馬南平王偉薨。夏四月癸酉,以御史中丞臧盾兼領軍。五月戊子,京邑大水,御道通船。六月己卯,魏建義城主蘭寶殺魏東徐州刺史,以下邳城降。秋七月辛卯,改下邳為武州。八月庚申,以前徐州刺史元景隆安右將軍。老人星見。甲子,波斯國遣使獻方物。甲申中護軍蕭淵猷卒。九月己亥,以輕車將軍臨賀王正德護軍甲寅,以尚書令、司空袁昂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如故。盤盤國遣使獻方物。冬十月庚申,以尚書右僕射何敬容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謝舉尚書右僕射侍中國子祭酒蕭子顯吏部尚書
17
大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改元,大赦天下。二月己卯,老人星見。辛巳,輿駕親祠明堂。丁亥,輿駕躬耕籍田。辛丑,高麗國、丹丹國各遣使獻方物。三月辛未,滑國王安樂薩丹王遣使獻方物。夏四月庚子,波斯國獻方物。甲辰,以魏鎮東將軍劉濟為徐州刺史壬戌,以安北將軍廬陵王續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秋七月乙卯,老人星見。辛卯,扶南國遣使獻方物。冬十月辛卯,以前南兗州刺史蕭淵藻為護軍將軍。十一月丁未,中衛將軍、特進右光祿大夫徐勉卒。壬戌,北梁州刺史蘭欽攻漢中,剋之,梁州刺史元羅降。癸亥,賜梁州歸附者復除有差。甲子,雄勇將軍、北益州刺史陰平王楊法深進號平北將軍。月行左角星。十二月乙酉,以魏北徐州刺史羊徽逸為平北將軍戊戌,以平西將軍、秦、南秦二州刺史武興王楊紹先進號車騎將軍、平北將軍、北益州刺史陰平王楊法深進號驃騎將軍。辛丑平西將軍荊州刺史湘東王繹進號安西將軍。
22
六年春正月庚戌朔,曲赦司、豫、徐、兗四州。二月己亥,輿駕親耕籍田。丙午,以江州刺史邵陵王綸為平西將軍郢州刺史,雲麾將軍豫章王懽為江州刺史。秦郡獻白鹿一。夏四月癸未,詔曰:「命世興王,嗣賢傳業,聲稱不朽,人代徂遷,二賓以位,三恪義在,時事浸遠,宿草榛蕪,望古興懷,言念愴然。晉、宋、齊三代諸陵,有職司者勤加守護,勿令細民妄相侵毀。作兵有少,補使充足。前無守視,並可量給。」五月戊寅,以前青、冀二州刺史元羅右光祿大夫己卯,河南王遣使獻馬及方物。六月丁未,平陽縣獻白鹿一。秋七月丁亥,魏遣使來聘。八月戊午,赦天下。辛未,詔曰:「經國有體,必詢諸朝,所以尚書置令、僕、丞、郎,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後奏聞。頃者不爾,每有疑事,倚立求決。古人有云,主非堯舜,何得發言便是。是故放勛之聖,猶咨四岳,重華之睿,亦待多士。豈朕寡德,所能獨斷。自今尚書中有疑事,前於朝堂參議,然後啟聞,不得習常。其軍機要切,前須諮審,自依舊典。」盤盤國遣使獻方物。九月,移安州置定遠郡,受北徐州都督,定遠郡改屬安州。始平太守崔碩表獻嘉禾一莖十二穗。戊戌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袁昂薨。冬十一月己卯,曲赦京邑。十二月壬子江州刺史豫章王懽薨。以護軍將軍湘東王繹為鎮南將軍、江州刺史。置桂州於湘州始安郡,受湘州督;省南桂林等二十四郡,悉改屬桂州。

卷第九列傳第三 王茂 曹景宗 柳慶遠

20
吏部尚書姚察曰:王茂、曹景宗、柳慶遠雖世為將家,然未顯奇節。梁興,因日月末光,以成所志,配跡方、邵,勒勛鐘鼎,偉哉!昔漢光武全愛功臣,不過朝請、特進,寇、鄧、耿、賈咸不盡其器力。茂等迭據方岳,位終上將,君臣之際,邁於前代矣。

卷第十五列傳第九 謝朏弟子覽

6
高祖踐阼,徵朏為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胤散騎常侍、特進右光祿大夫,又並不屈。仍遣領軍司馬王果宣旨敦譬。明年六月,朏輕舟出,詣闕自陳。既至,詔以為侍中司徒尚書令。朏辭腳疾不堪拜謁,乃角巾肩輿,詣雲龍門謝。詔見於華林園,乘小車就席。明旦,輿駕出幸朏宅,宴語盡懽。朏固陳本志,不許;因請自還東迎母,乃許之。臨發,輿駕復臨幸,賦詩餞別。王人送迎,相望於道。到京師,敕材官起府於舊宅,高祖臨軒,遣謁者於府拜授,詔停諸公事及朔望朝謁。

卷第二十一列傳第十五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子訓 王泰 王份孫錫 僉 張充 柳惲 蔡撙 江蒨

23
時脩建二郊,份以本官領大匠卿,遷散騎常侍右光祿大夫,加親信為四十人。遷侍中特進、左光祿,復以本官監丹陽尹。普通五年三月,卒,時年七十九。詔贈本官,賻錢四十萬,布四百匹,蠟四百斤,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謚胡子。

卷第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周舍 徐勉

21
中大通三年,又以疾自陳,移授特進右光祿大夫侍中、中衛將軍,置佐史,餘如故。增親信四十人。兩宮參問,冠蓋結轍;服膳醫藥,皆資天府。有敕每欲臨幸,勉以拜伏有虧,頻啟停出,詔許之,遂停輿駕。大同元年,卒,時年七十。高祖聞而流涕,即日車駕臨殯,乃詔贈特進、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餘並如故。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贈錢二十萬,布百匹。皇太子亦舉哀朝堂。謚曰簡肅公。

卷第二十六列傳第二十 范岫 傅昭弟映 蕭琛 陸杲

22
大通二年,為金紫光祿大夫,加特進,給親信三十人。中大通元年,為雲麾將軍、晉陵太守,秩中二千石。以疾自解,改授侍中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卒,年五十二。遺令諸子,與妻同墳異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車十乘,事存率素。乘輿臨哭甚哀。詔贈本官,加雲麾將軍,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賻錢二十萬,布百匹。謚曰平子。

卷第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 袁昂子君正

7
高祖答曰:「朕遺射鉤,卿無自外。」俄除給事黃門侍郎。其年遷侍中。明年,出為尋陽太守,行江州事。六年,徵為吏部尚書,累表陳讓,徙為左民尚書,兼右僕射。七年,除國子祭酒,兼僕射如故,領豫州大中正。八年,出為仁威將軍、吳郡太守。十一年,入為五兵尚書,復兼右僕射,未拜,有詔即真封。尋以本官領起部尚書,加侍中。十四年,馬仙琕破魏軍於朐山,詔權假昂節,往勞軍。十五年,遷左僕射,尋為尚書令、宣惠將軍。普通三年,為中書監丹陽尹。其年進號中衛將軍,復為尚書令,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給鼓吹,未拜,又領國子祭酒。大通元年,加中書監,給親信三十人。尋表解祭酒,進號中撫軍大將軍,遷司空侍中尚書令,親信、鼓吹並如故。五年,加特進、左光祿大夫,增親信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時年八十。詔曰:「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昂,奄至薨逝,惻怛於懷。公器珝凝素,志誠貞方,端朝燮理,嘉猷載緝。追榮表德,實惟令典。可贈本官,鼓吹一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二十萬,絹布一百匹,蠟二百斤,即日舉哀。」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