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5195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新五代史
條件: 提到「三司使
Total 10

卷六唐本紀第六

22
長興元年春正月丁卯,閱馬於苑。辛卯宣徽南院使朱弘昭為大內留守二月戊戌,黑水兀兒遣使者來。乙巳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為御營使癸丑,朝獻於太微宮。甲寅,享于太廟。乙卯,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三月庚寅,立淑妃曹氏為皇后夏四月戊戌安重誨使河中衙內指揮使楊彥溫逐其節度使從珂壬寅西京留守索自通、侍衛步軍指揮使藥彥稠討之。辛亥,自通執彥溫殺之。戊午,群臣上尊號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辛酉,吐蕃首領於撥葛來。五月丁丑,回鶻使孽栗祖來。庚辰,回鶻使安黑連來。秋七月壬午,訪莊宗子孫瘞所。八月乙未忠武軍節度使張延朗三司使壬寅,殺捧聖都軍使李行德、大將張儉,滅其族。吐渾來附。封子從榮秦王戊申,海州將王傳極殺其刺史陳宣,叛于吳來降。乙卯,吐渾康合畢來。丙辰,封子從厚為宋王。九月壬戌,吐蕃使王滿儒來。東川節度使董璋反。甲申成德軍節度使范延光樞密使丁亥,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
28
二月戊午孟知祥使朱滉來。三月甲辰,追冊晉國夫人夏氏為皇后夏五月戊寅,封子從珂潞王從益許王,姪從溫兗王從璋洋王從敏涇王丙戌,契丹使述骨卿來。秋七月乙未,回鶻都督李末來,獻白鶻,命放之。八月戊申,大赦。九月戊戌趙延壽罷。山南東道節度使硃弘昭為樞密使冬十月庚申范延光罷。三司使馮贇樞密使壬申,幸士和亭,得疾。十一月壬辰秦王從榮以兵入興聖宮,不克,伏誅。乙未,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康義誠三司使孫岳戊戌,皇帝崩於雍和殿。

卷十漢本紀第十

19
夏四月壬午郭威樞密使天雄軍節度使六月癸卯,河決原武。秋八月,達靼來附。冬十一月丙子,殺楊邠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滅其族。

卷十二周本紀第十二

10
四年春正月己丑朔,赦非死罪囚。二月甲戌王朴留守東京。乙亥,南征。三月丁未,克壽州。夏四月己巳,至自壽州。己卯,放降卒八百歸于蜀。癸未,追冊彭城郡夫人劉氏為皇后五月丙申,殺密州防禦使侯希進。秋八月乙亥李穀罷,王朴樞密使癸未,蜀人來歸我濮州刺史胡立。冬十月己巳王朴留守東京,三司使張美為大內都點檢壬申,南征。十二月乙卯,泗州守將范再遇叛於唐,以其州來降。庚申濠州團練使郭廷謂以其州來降。丁丑,取泰州。

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

16
張延朗張延朗,汴州開封人也。事梁,以租庸吏為鄆州糧料使。明宗克鄆州,得延朗,復以為糧料使,後徙鎮宣武、成德,以為元從孔目官。明宗即位,為莊宅使宣徽北院使忠武軍節度使。長興元年,拜三司使。唐制:戶部度支以本司郎中、侍郎判其事,而有鹽鐵轉運使。其後用兵,以國計為重,遂以宰相領其職。乾符已後,天下喪亂,國用愈空,始置租庸使,用兵無常,隨時調斂,兵罷則止。梁興,始置租庸使,領天下錢穀,廢鹽鐵、戶部、度支之官。莊宗滅梁,因而不改。明宗入立,誅租庸使孔謙而廢其使職,以大臣一人判戶部、度支、鹽鐵,號曰判三司。延朗因請置三司使,事下中書。中書用唐故事,拜延朗特進、工部尚書,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兼判戶部度支事。詔以延朗充三司使,班在宣徽使下。三司置使自此始。

卷二十七唐臣傳第十五

3
明宗為節度使,以贇為進奏官。明宗即位,即為客省使宣徽北院使。歷河東忠武節度使、三司使。明宗病甚,大臣稀復進見,而孟漢瓊、王淑妃用事,弘昭及贇並掌機務於中,大事皆決此四人。及殺秦王而立愍帝,益自以為功。又其所用多非其人,給事中陳乂,為人險譎,好陰謀,嘗事梁張漢傑,又事郭崇韜,兩人皆輒敗死,弘昭乃引以為樞密直學士,而用其謀。是時,弘昭、贇遣漢瓊至魏,召愍帝入立,而留漢瓊權知後事。明年正月,漢瓊請入朝,弘昭、贇乃議徙成德范延光代漢瓊,北京留守石敬瑭代延光,鳳翔潞王從珂代敬瑭。三人者皆唐大臣,以漢瓊故,輕易其地,又不降制書,第遣使者監其上道,從珂由此遂反。從珂兵已東,愍帝大懼,遣人召弘昭計事。弘昭謂其客穆延暉曰:「上召我急,將罪我也。吾兒婦,君之女也,其以歸,無使及禍。」乃拔劍大哭,欲自裁,而家人止之。使者促弘昭入見甚急,弘昭呼曰:「窮至此邪!」乃自投于井以死。安從進聞之,亦殺贇于家,贇母新死,子母棄尸于道,妻子皆見殺。贇有子三歲,其故吏張守素匿之以免。漢高祖即位,贈弘昭尚書令,贇中書令。
20
三司使孫岳嘗為馮贇言從榮必敗之狀,義誠聞而不悅。及從榮死,義誠始引兵入河南府,召岳檢閱從榮家貲。岳至,義誠乘亂,使人射之,岳走至通利坊見殺,明宗不能詰。義誠已殺岳,又以從榮故,與弘實有隙。愍帝即位,弘實常以誅從榮功自負,義誠心益不平。

卷三十漢臣傳第十八

25
高祖即位,拜三司使檢校太尉。高祖崩,隱帝即位,加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卷四十八雜傳第三十六

19
議者請檢天下民田,宜得益租,審交曰:「租有定額,而天下比年無閑田,民之苦樂,不可等也。」遂止不檢,而民賴以不擾。遷右衛上將軍陳州防禦使。出視民田,見民耕器薄陋,乃取河北耕器為範,為民更鑄。安從進平,徙審交襄州,又徙青州,皆有善政。罷還。契丹犯京師,留蕭翰而去,翰復以審交為三司使。已而翰召許王從益守京師。漢高祖起義太原,從益召高行周以拒高祖,行周不至。從益母王淑妃與群臣謀迎高祖,或以謂燕兵在京師者猶數千,可以城守而待行周,淑妃不從,議未決。審交進曰:「餘燕人也,今為燕守城,當為燕謀,然事勢不可為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