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3976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條件: 提到「湘州刺史
Total 17

卷八十七

93
江州刺史華軼華,戶化翻。軼,音逸。歆之曾孫也,自以受朝廷之命軼,永嘉中除江州。而為琅邪王睿所督,多不受其教令。郡縣多諫之,軼曰:「吾欲見詔書耳。」及睿承荀藩檄,承制署置官司,改易長吏,長,知兩翻。軼與豫州刺史裴憲皆不從命。睿遣揚州刺史王敦、歷陽內史甘卓與揚烈將軍廬江周訪合兵擊軼。軼兵敗,奔安成,吳孫晧寶鼎二年,分豫章、廬陵、長沙立安成郡。宋白曰:吉州安福縣,本漢安成縣,今縣西六十里有安成故城。訪追斬之,及其五子。奔幽州。睿以甘卓湘州刺史,周訪為尋陽太守,又以揚武將軍陶侃為武昌太守。吳孫權改鄂曰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鄂縣,而武昌如故;改吳之江夏曰武昌郡。漢尋陽縣,屬廬江郡,其地在江北。惠帝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立尋陽郡,治豫章之柴桑,尋陽遂在江南。

卷九十一

53
八月辛未,梁州刺史周訪卒。訪善於撫士,衆皆為致死。為,于僞翻。知王敦有不臣之心,私常切齒,切齒,上下齒相磨切也。敦由是終訪之世,未敢為逆。敦遣從事中郎郭舒監襄陽軍,監,工銜翻。帝以湘州刺史甘卓為梁州刺史,督沔北諸軍事,鎭襄陽。王敦憚周訪而不敢為逆,至其舉兵也,不以甘卓為虞,亦可謂奸雄矣!舒旣還,帝徵為右丞;敦留不遣。
62
劉隗為帝謀,出心腹以鎭方面。會敦表以宣城內史沈充代甘卓湘州刺史,帝謂氶曰:「王敦姦逆已著,朕為惠皇,其勢不遠。言當如惠帝受制於強臣也。湘州據上流之勢,控三州之會,三州,謂荊、交、廣。欲以叔父居之,何如?」古者同姓諸侯,天子謂之伯父、叔父。氶,宣帝之從孫;而帝,宣帝之曾孫,於屬亦叔父也。氶曰:「臣奉承詔命,惟力是視,何敢有辭!然湘州經蜀寇之餘,蜀寇,謂杜弢之亂也。民物凋弊,若得之部,比及三年,乃可卽戎;用《論語》冉有對孔子之言。卽,從也。朱熹曰:卽,就也。戎,兵也。比,必寐翻。苟未及此,雖復灰身,亦無益也。」復,扶又翻。十二月,詔曰:「晉室開基,方鎭之任,親賢並用,其以譙王氶為湘州刺史。」長沙鄧騫聞之,歎曰:「湘州之禍,其在斯乎!」氶行至武昌,敦與之宴,謂氶曰:「大王雅素佳士,雅素,猶言平常也。恐非將帥才也。」將,卽亮翻。帥,所類翻。氶曰:「公未見知耳,鉛刀豈無一割之用!」後漢班超之言。敦謂錢鳳曰:「彼不知懼而學壯語,足知其不武,無能為也。」乃聽之鎭。氶雖忠有餘而才不足,敦窺見而知其無能為。時湘土荒殘,公私困弊,氶躬自儉約,傾心綏撫,甚有能名。

卷一百二十八

22
夏四月戊辰,以後將軍劉義綦湘州刺史;甲申,以朱修之為荊州刺史。義宣為荊、湘二州刺史而反,故二州皆命代,以朱修之效順,使制其後,故命以荊州。
35
丞相義宣走至江夏,聞巴陵有軍,巴陵之軍,蓋韋崧之兵也;或曰:湘州刺史劉遵考之兵也。夏,戶雅翻。回向江陵,衆散且盡,與左右十許人徒走,腳痛不能前,僦民露車自載,僦,卽就翻,賃也。緣道求食。至江陵郭外,遣人報竺超民,超民具羽儀兵衆迎之。時荊州帶甲尚萬餘人,左右翟靈寶誡義宣使撫慰將佐,翟,萇伯翻。將,卽亮翻。以:「臧質違指授之宜,用致失利。今治兵繕甲,更為後圖。治,置之翻。昔漢高百敗,終成大業……」而義宣忘靈寶之言,誤云「項羽千敗」,衆咸掩口。掩口而笑也。魯秀、竺超民等猶欲收餘兵更圖一決;而義宣惛沮,無復神守,入內不復出,沮,在呂翻。復,扶又翻;下夜復同。左右腹心稍稍離叛。魯秀北走,《考異》曰:《宋略》云:「秀自襄陽敗退,將及江陵,聞敗北走。」今從《宋書》。義宣不能自立,欲從秀去,乃攜息慆息,子也。所愛妾五人,著男子服相隨。著,陟略翻。城內擾亂,白刃交橫,義宣懼,墜馬,遂步進;竺超民送至城外,更以馬與之,歸而城守。守,手又翻。義宣求秀不得,左右盡棄之,夜,復還南郡空廨;南郡太守廨舍,蓋在江陵城外。廨,古隘翻。旦日,超民收送刺姦。自漢以來,公府有刺姦掾。義宣止獄戶,坐地歎曰:「臧質老奴誤我!」五妾尋被遣出,義宣號泣,語獄吏曰:「常日非苦,今日分別始是苦。」被,皮義翻。號,戶高翻。語,牛倨翻。別,如字;分別,猶分離也。魯秀衆散,不能去,還向江陵,城上人射之,射,而亦翻。秀赴水死,就取其首。
48
夏五月戊戌,以湘州刺史劉遵考為尚書右僕射。

卷一百三十三

112
桂陽王休範之反也,使道士陳公昭作《天公書》,題云「沈丞相」,付荊州刺史沈攸之門者。攸之不開視,推得公昭,送之朝廷。《考異》曰:《宋略》云:「桂陽遺攸之書,署曰『沈丞相』,攸之斬其使。」今從《宋書》。休範反,攸之謂僚佐曰:「桂陽必聲言我與之同。若不顚沛勤王,顚沛勤王者,危難之際,奔走顚仆以從王事也。必增朝野之惑。」乃與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郢州刺史晉熙王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張興世雍,於用翻。同舉兵討休範休範留中兵參軍毛惠連等守尋陽,燮遣中兵參軍馮景祖襲之。癸卯,惠連等開門請降,降,戶江翻。《考異》曰:《宋略》作「癸亥」,按下有戊申。今從《宋書》。休範二子,諸鎭皆罷兵。景素,宏之子也。建平王宏,文帝之子也。

卷一百三十四

104
初,王蘊去湘州,湘州刺史南陽王翽未之鎭,翽,明帝子也;音呼會翻。長沙內史庾佩玉行府事。翽先遣中兵參軍韓幼宗將兵戍湘州,與佩玉不相能。及沈攸之反,兩人互相疑,佩玉襲殺幼宗。黃回至郢州,遣輔國將軍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輒殺佩玉,冀以自免。任候伯、黃回皆與袁、劉同謀。任,音壬。湘州刺史呂安國之鎭,蕭道成使安國誅候伯。

卷一百六十二

38
初,上以河東王譽為湘州刺史,徙湘州刺史張纘為雍州刺史,代岳陽王詧,纘恃其才望,輕譽少年,迎候有闕。譽至,檢括州府付度事,付度者,前刺史以州府之若事若物付度後刺史。雍,於用翻。少,詩照翻。留纘不遣;聞侯景作亂,頗陵蹙纘。纘恐為所害,輕舟夜遁,將之雍部,復慮詧拒之。復,扶又翻。纘與湘東王繹有舊,欲因之以殺譽兄弟,乃如江陵。及臺城陷,諸王各還州鎭,譽自湖口歸湘州。洞庭、青草共為一湖。湖口在巴陵。桂陽王慥以荊州督府湘東王繹以荊州刺史都督荊、雍等九州,慥、譽、詧皆其屬也。留軍江陵,欲待繹至拜謁,乃還信州。纘遺繹書曰:「河東戴檣上水,欲襲江陵,檣,船上桅竿也,所以掛帆,帆汎風則船行。自洞庭至江陵,泝江而上,故曰上水。遺,于季翻。上,時掌翻。岳陽在雍,共謀不逞。」江陵遊軍主朱榮游軍主,領游軍之將也。亦遣使告繹云:「桂陽留此,欲應譽、詧。」使,疏吏翻。繹懼,鑿船,沈米,斬纜,沈,持林翻。纜,盧闞翻,維舟索也。自蠻中步道馳歸江陵,囚慥,殺之。繹與譽、詧自此隙矣。

卷一百六十四

118
戊申,湘東王執湘州刺史王琳於殿中,殺其副將殷晏。

卷一百六十五

31
湘州刺史王琳為衡州刺史。

卷一百六十六

7
湘州刺史王琳將兵自小桂北下,姚思廉陳書》,小桂,嶺名。《輿地志》:連州桂陽縣,漢屬桂陽郡,所謂小桂也。至蒸城,蓋漢臨蒸縣古城也,在衡州界。聞江陵已陷,為世祖發哀,三軍縞素,為,于僞翻。縞,古老翻。遣別將侯平帥舟師攻後梁。帥,讀曰率。琳屯兵長沙,傳檄州郡,為進取之計。長沙王韶及上游諸將皆推琳為盟主。
10
二月癸丑,晉安王至自尋陽,入居朝堂,朝,直遙翻。卽梁王位,時年十三。以太尉王僧辯為中書監、錄尚書、驃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驃,匹妙翻。騎,奇寄翻。加陳霸先征西大將軍,以南豫州刺史侯瑱為江州刺史,湘州刺史蕭循為太尉,廣州刺史蕭勃為司徒,鎭東將軍張彪為郢州刺史。

卷一百六十八

44
甲子,置沅州、武州,梁置武州於武陵,帝分荊州之義陽·天門郡、郢州之武陵郡,置武州,督沅州,領武陵太守,治武陵郡。其都尉所部六縣為沅州,別置通寧郡,以刺史領太守,治都尉城,省舊都尉。沅,音元。以右衞將軍吳明徹為武州刺史,以孫瑒湘州刺史。瑒懷不自安,固請入朝,史言孫瑒能自全。朝,直遙翻。徵為中領軍;未拜,除吳郡太守。

卷一百七十

20
湘州刺史華皎華,戶化翻。聞韓子高死,內不自安,皎與劉師知、韓子高皆為文帝所親任,二人旣死,故皎不自安。繕甲聚徒,撫循所部,啓求廣州,以卜朝廷之意。司徒頊僞許之,而詔書未出。皎遣使潛引周兵,又自歸於梁,以其子玄響為質。使,疏吏翻。質,音致。
21
五月癸巳,頊以丹楊尹吳明徹湘州刺史

卷一百七十七

8
丙寅,采石戍主徐子建馳啓告變;丁卯,召公卿入議軍旅。戊辰,陳主下詔曰:「犬羊陵縱,侵竊郊畿,蜂蠆有毒,宜時掃定。蠆,丑邁翻。朕當親御六師,廓清八表,內外並可戒嚴。」以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並為都督,驃,匹妙翻。騎,奇寄翻。司空司馬消難、湘州刺史施文慶並為大監軍,去年冬,陳主擢施文慶督湘州,未及之鎭而隋兵渡江。難,乃旦翻。監,工銜翻。南豫州刺史樊猛帥舟師出白下,陳南豫州治宣城,時徙鎭姑孰。白下城合白石壘,唐武德移江寧縣於此,名白下縣。帥,讀曰率。散騎常侍皋文奏將兵鎭南豫州。重立賞格,僧、尼、道士,盡令執役。尼,女夷翻。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