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5395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五代史
條件: 提到「太常少卿
Total 11

末帝紀中

13
五月甲戌,以荊南衙內馬步軍都指揮使、檢校司徒高從誨濠州刺史乙亥,以檢校太傅、前潁州團練使張實為起復雲麾將軍,依前潁州團練使庚辰,以工部尚書致仕孔拯為國子祭酒己丑,以太常少卿韋彖為右諫議大夫

莊宗紀七

2
八月壬戌,詔諸司人吏,不許諸處奏薦,如有勞績,只許本司奏聞。詔有司,吳越王印宜以黃金鑄成,其文曰「吳越國王之印」。丁卯,帝釋服,百官奉慰于長壽宮。戊辰,客省使李嚴使蜀迴。初,帝令往市蜀中珍玩,蜀法嚴峻,不許奇貨東出,其許市者謂之「入草物」。嚴不獲珍貨,歸而奏之,帝大怒曰:「物歸中夏者命之曰『入草』,王衍寧免為入草之人耶!」由是伐蜀之意銳矣。庚辰,幸壽安山陵作所。鄴都大水,御河泛溢。癸未河南縣令羅貫長流崖州,尋委河南府決痛杖一頓,處死,坐部內橋道不修故也。及死,人皆冤之。甲申,山陵禮儀使奏:「山陵封城之內,先有丘墳,合令子孫改卜。舊例給其所費,無子孫者官為瘞藏。如是五品以上官,所司仍以禮致祭。」從之。鳳翔奏,大水。己酉,中書門下上言:「據禮儀使狀,準故事,太常少卿定大行太后謚議,太常卿署定訖,告天地宗廟。伏準禮文:賤不得誄貴,子不得爵母,后必謚于廟者,受成于祖宗。今大行太后謚,請太常卿署定後,集百官連署謚狀訖,讀于太廟太祖皇帝室,然後差丞郎一人撰冊文,別定日,命太尉上謚冊于西宮靈座,同日差官告天地、太微宮、宗廟,如常告之儀。」從之。青州大水、蝗。己丑,以襄州留後李紹珙為襄州節度使,以邠州留後董璋為邠州節度使

明宗紀六

10
冬十月丙申朔,併吏部三銓為一銓,宜令本司官員同商量注擬,連署申奏,仍不得于私第注官。戊戌,以襄州兵馬都監、守磁州刺史康福為朔方、河西等節度使,靈、威、雄、警、涼等州觀察使。時朔方將吏請帥于朝廷,故命福往鎮之。庚子,以右金吾上將軍史敬熔為左金吾上將軍,以左驍衛上將軍符彥超為右金吾上將軍,以前黔州節度使李承約為右驍衛上將軍,以雲州節度使張敬詢為左驍衛上將軍,以前華州節度使王景戡為右驍衛上將軍癸卯太常少卿蕭愿責授太子洗馬,奪緋。愿南郊行事,與祠官同飲,詰旦猶醉不能行禮,為御史所劾也。詔新授朔方節度使康福將兵萬人赴鎮。己酉,制復故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官爵。辛亥,升閬州為保寧軍。壬子,以內客省使左衛大將軍李仁矩為閬州節度使。幸七星亭。丙辰,夏州進白鷹,重誨奏曰:「夏州違詔進貢,臣已止約。」帝曰:「善。」朝退,帝密令左右進焉。是日,幸龍門。

明宗紀八

9
八月丙寅,詔天下州府商稅務,並委逐處差人依省司年額勾當納官。以故鎮州節度使、趙王王熔男昭誨為朝議大夫、司農少卿,賜紫金魚袋,繼絕也。辛丑,升虔州為昭信軍。癸亥,以太常少卿盧文紀秘書監,以秘書監馬縞太子賓客左監門上將軍羅周敬為右領軍上將軍,前懷州刺史婁繼英為左監門上將軍乙丑,詔:「大理寺官員,宜同臺省官例升進,法直官比禮直官任使。仍于諸道贓罰錢內,每月支錢一百貫文,賜刑部、大理兩司,其刑部于所賜錢三分與一分。」丙寅,以武平軍節度使馬希振依前檢校太尉、兼侍中,充虔州昭信軍節度使。詔:「百官職吏,應選授外官者,考滿日,並委本州申奏,追還本司,依舊職行公事。」己巳太傅致仕王建立、太子少保致仕朱漢賓皆上章求歸鄉里。詔內外致仕官,凡要出入,不在拘束之限。辛未,以翰林學士兵部侍郎劉煦守本官,充端明殿學士;以左拾遺直樞密院李崧樞密直學士壬申,以左龍武統軍李承約為潞州節度使癸酉,詔:「文武百官,五日內殿起居仍舊,其輪次轉對若有封事,許非時上表,朔望入閣,待制候對,一依舊制。」乙亥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竇夢征卒。丁丑,以前西京副留守梁文矩為兵部尚書己卯,詔不得薦銀青階為州縣官。壬午,詔應有朝臣、籓侯、郡守,凡欲營葬,未曾封贈,許追封贈。禮部尚書致仕李德休卒。

列傳二十三 馬郁 司空頲 曹廷隱 蕭希甫 藥縱之 賈馥 馬縞 羅貫 淳於晏 張格 許寂 周元豹

9
馬縞,少嗜學儒,以明經及第,登拔萃之科。仕梁,為太常修撰,累曆尚書郎,參知禮院事,遷太常少卿。梁代諸王納嬪,公主下嫁,皆於宮殿門庭行揖讓之禮,縞以為非禮,上疏止之,物議以為然。案:以下有闕文。長興四年,為戶部侍郎。縞時年已八十,及為國子祭酒,八十餘矣,形氣不衰。於事多遺忘,言元稹不應進士,以父元魯山名進故也,多如此類。又上疏:「古者無嫂叔服,文皇創意,以兄弟之親,不宜無服,乃議服小功。今令文省服制條為兄弟之妻大功,不知何人議改,而置於令文。」諸博士駁云:「律令,國之大經。馬縞知禮院時,不曾論定,今遽上疏駁令式,罪人也。」

高祖紀五

1
天福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降德音:「應天福三年終,公私債欠,一切除放。」壬申,蜀人寇西鄙,群盜張達、任康等劫清水德鐵之城以應之。癸酉,湖南奏,閩人殺王昶,夷其族,王延羲因民之欲而定之。甲戌,遣宣徽使楊彥詢使於契丹。辛巳,皇子開封尹、鄭王重貴加檢校太尉。己丑,回鶻可汗仁美遣使貢良馬白玉,謝冊命也。庚寅,以二王後前右贊善大夫、襲酅國公楊延壽為太子左諭德,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加食邑三千戶。辛卯,升絳州為防禦州。癸巳,以左神武統軍陸思鐸為右羽林統軍,以隴州防禦使何福進為右神武統軍。甲午,太常少卿裴羽奏:「請追謚唐莊宗皇后劉氏為神閔敬皇后,明宗皇后曹氏請追謚為和武憲皇后,閔帝魯國夫人孔氏請追謚為閔哀皇后。」從之。丙申,河中節度使安審信奏:「軍校康從受、李崇、孫大裕、張崇、於千等以所部兵為亂,尋平之,死者五百人。」

少帝紀四

2
六月乙丑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閣。監修國史劉句、史官張昭遠等以新修《唐書》紀、誌、列傳並目錄凡二百三卷上之。賜器帛有差。癸酉,以恒州節度使杜威為天雄軍節度使,充鄴都留守;以鄴都留守馬全節為恒州節度使;以翰林學士、金部郎中、知制誥徐臺符為中書舍人;以翰林學士禮部郎中、知制誥李瀚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都官郎中劉溫叟加知制誥;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範質改比部郎中知制誥,並依舊充職;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張沆本官充學士;以太常少卿陶穀中書舍人《宋史·陶穀傳》:穀性急率,嘗與兗帥安審信集會,杯酒相失,為審信所奏,時方姑息武臣,穀坐責授太常少卿。嘗上言:「頃蒞西臺,每見臺司詳斷刑獄,少有即時決者。至於閭閻夫婦,小有爭訟,淹滯即時;坊市死亡喪葬,必候臺司判狀;奴婢病亡,亦須檢驗。吏因緣為奸,而邀求不已,經旬不獲埋瘞。望申條約,以革其弊。」從之。俄拜中書舍人。己亥,以邠州節度使劉景巖為陜州節度使。己卯,新授恒州節度使馬全節卒,輟朝,贈中書令。壬午,大理卿張仁願卒,贈秘書監。遣刑部尚書竇貞固等分詣寺觀禱雨。己丑,以定州節度使王周為恒州節度使,以前易州刺史安審約為定州留後。是月,兩京及州郡十五並奏旱。

列傳七 姚顗 呂琦 梁文矩 史圭 裴皞 吳承範 盧導 鄭韜光 王權 韓惲 李懌

11
鄭韜光,字龍府,洛京清河人也。曾祖絪,為唐宰相。祖祗德,國子祭酒《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祗德,兵部尚書贈太傅。父顥,河南尹,贈太師。其先世居滎陽,自隋、唐三百餘年,公卿輔相,蟬聯一門。韜光,唐宣宗之外孫,萬壽公主之所出也,生三日,賜一子出身,銀章朱紱。及長,美容止,神爽氣澈,不妄喜怒,秉執名節,為甲族所稱。自京兆府參軍歷秘書郎、集賢校理太常博士、虞部比部員外郎、司門戶部郎中、河南京兆少尹、太常少卿諫議大夫給事中。梁貞明中,懇求休退,上表漏名,責授寧州司馬。莊宗平梁,遷工、禮、刑部侍郎。天成、長興中,歷尚書左右丞。國初,以戶部尚書致仕。自繈褓迄於懸車,凡事十一君,越七十載,所仕無官謗,無私過,三持使節,不辱君命,士無賢不肖,皆恭己接納。晚年背傴,時人咸曰鄭傴不迂。平生交友之中無怨隙,親族之間無愛憎,恬和自如,性尚平簡,及致政歸洛,甚愜終焉之志。天福五年秋,寢疾而卒,年八十。贈右僕射。

列傳八 王朴 楊凝式 薛仁謙子居正 蕭願 盧損 王仁裕 裴羽 段希堯 司徒詡 邊蔚 王敏

12
蕭願,字惟恭,梁宰相頃之子也。頃,明宗朝終於太子少保,《唐書》有傳。初,願之曾祖仿,唐僖宗朝入相,接客之次,願為兒童戲,效傳呼之聲。仿謂客曰:「余豈敢以得位而喜,所幸奕世壽考,吾今又有曾孫在目前矣。」願弱冠舉進士第,解褐為校書郎,改畿尉、直史館、監察殿中侍御史,遷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太常少卿。明宗朝祀太微宮,願醉預公卿之列,為御史所彈,左遷右贊善大夫。未幾,授兵部郎中,復金紫。丁內艱,服闋,自左司郎中拜右諫議大夫,歷給事中、右常侍、秘書監,改太子賓客。廣順元年春卒。贈禮部尚書。

志六

4
烈祖文穆皇帝室曰《昭德之舞》。登歌樂章各一首。《五代會要》云:太常少卿楊煥撰。二年春,梁祖將議郊禋,有司撰進樂名、舞名:樂曰《慶和之樂》。
21
從之。《歐陽史·崔棁傳》:高祖詔太常復文武二舞,詳定正冬朝會禮及樂章。自唐末之亂,禮樂制度亡失已久,棁與御史中丞竇貞固、刑部侍郎呂琦、禮部侍郎張允等草定之。其年冬至,高祖會朝崇元殿,廷設宮懸,二舞在北,登歌在上。文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冠進賢。黃紗袍,白中單,白練礻蓋襠,白布大口袴,革帶履,左執枿,右秉翟,執纛引者二人。武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服平巾幘,緋絲布大袖繡襠,甲金飾,白練礻蓋襠,錦騰蛇起梁帶,豹文大口袴,烏靴,左執幹,右執戚,執旌引者二人。加鼓吹十二案,負以熊豹,以象百獸率舞。案設羽葆鼓一,大鼓一,金錞一,歌簫、笳各二人。王公上壽,天子舉爵,奏《元同》;二舉,登歌奏《文同》;舉食,文舞《昭德》,武舞《成功》之曲。禮畢,高祖大悅,賜棁金帛,群臣左右睹者皆贊嘆之。然禮樂廢久,而制作簡繆,又繼以龜茲部《霓裳法曲》,參亂雅音。其樂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賈、州縣避役之人,又無老師良工教習。明年正旦,復奏於庭,而登歌發聲,悲離煩慝,如《薤露》、《虞殯》之音,舞者行列進退,皆不應節,聞者皆悲憤。開運二年,太常少卿陶穀奏廢二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