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1591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古今紀要
條件: 提到「呂公著
Total 12

卷十九

5
神宗 司馬光為御史元年趙抃入諌院二年冨弼繼韓琦為相三年久旱罷上夀六年 不受尊號温公請 試士以䇿廣親親以睦九族尊經術以作人才㢮力役以便民通貨財以阜國時歛散以補助修保伍以防患興水利以厚農分南北以侑祖考酌六典以正百辟制九軍以攘四夷然王安石負之天下由此多事 初曽公亮欲用安石張方平極論不可元年溫公亦斥安石理財之說二年三年而安石為相創制置三司條例司為青苗助役水利均輸之法溫公以力爭出趙抃以力争出范鎭以力辨出呂公著以力争出孔文仲對䇿以言新法黜韓琦相州四䟽辨新法冨弼亳州不行新法罷 嵬名山欲以橫山攻諒祚司馬公諌不從西方用兵始此 王韶開洮河 章惇開梅山 廖恩叛于南劒 乞弟反瀘州 李乾徳亂交趾
13
王安石小官不急仕進召深結韓呂司馬官文彦博薦恬退 至和 試辭 郡牧判 辭 就職求外補常州故名重天下於嘉祐除館職三司判官 命修起居注避勅 厠自除制誥不復辭然仁宗惡其詐不用知立英宗有異議不敢求用 名益盛 曽公亮 其怨韓琦力薦於神宗強起之參荅唐太宗不足道諸葛魏徴有道所羞未㡬遂 大政三年相荅上經術正以經世務乞以先王正道變流俗足恤遂作新法 青苗 謂天變不足畏人言不市易 保甲 保馬導洛增免役額設制置三司條例司用増價買坊場 茶塩 毀斥韓冨諸賢 王韶䇿取熈河開邉而天下騷然矣擢上不肯深罪不附新法者即托疾歸強起之遂 章惇趙子㡬 上欲罷陜西折二錢又托疾遂薦呂恵卿而力求去位七年惠卿一反其所為上再召用公八年惠卿之徒既逐於是門下無與共圖事者位起華亭詔獄惠卿中公子雱雱憤死而公再失 九年 右出處大槩石上問何不用朱柬之監左藏事上以外事問安 安石問上所從得安石以宻 問上上亦問所從得此因戶馬事嘆朕愧文彥博又曰安石相誤不獨 一事 選河之㨗詔王韶今後只招降其後永樂之敗當朝慟哭自此致疾圖右神宗察 奸與悔悟處 不飲包拯酒 虎 行毀魏公在揚州時怨之鄞不詣殿謝放罪貸盡食釣餌 不取漢文帝 縣二日一治事 糓嚴保伍是孫華老李公擇乞如唐諌官隨宰相入閣公曰 益兩參政 敵使蕭禧求代北捐五百里與之官喫魚羔飯除人不得下殿便去相時學時文時 新經 字說 與溫公平生 善至議新法方不合論劉元城八字斷之曰虛名實行強辨堅志 又 其罪在啓僥倖路 溫公稱其執拗言計新法終始不可行者溫公言可行者曽布科 永樂事之非者內惟呂公著外惟趙卨 改舉自嘆不料變秀才為學究可聞朝廷變其法不以為意惟役法則自以為不 罷 賜金進蒋山寺之 雇役溫公改為章子厚復為雇麗皆蔡京賛開邉王韶 取熈河 結高 圖大遼取湖北䕫峽蠻靈劉彛虎起郭逵趙卨窺交趾瘴死 十五路取 武夏大决黄河死者數十萬餘餘呂惠卿薦徐僖築永樂夏人破之死者十 萬後蔡京童貫等用兵皆自此而始安國平甫為正直有文授惡呂惠卿請逺佞人論常非兄所 西京教 歸上問其兄秉政物 如何曰聚歛太急知人不明刻荅三代後無如文帝加有才一等 王猛教主 薄力諌其兄不聼哭影堂曰吾家滅門矣合責曽布誤丞相變法毁勁直寡合與兄議論不 異時言事者以為非 其兄亦見逐好聲色 作序言子 斿安禮和甫言嘗為右丞氣豪玩物 不可殺蘇軾彗出言射利致變謹尹京稱治事至輙斷潤常以經綸自任而濶畧 細 元豊時以在湖 與娼共飲罷貪又以 罷元澤勸險惡誅荊公不近人情事皆所教 安石 不用命大臣梟韓冨首啇惠卿奴事之發宰租子為從官無謂 君豪傑 疽 卒年三十三 子
15
吳充中卿作淮闕六育之弟陽為吳王宮教獨以嚴見憚 宗室 箴 歐 修以私胡宿子見出乞與同貶岷止張貴妃隆禮圭瓉安請使王韶招木征自守 洮 在西府數言王 石政事非是乞為相務靜九年拜蘇隂欲更新法之不便者常 還司馬光呂公著韓維 又薦孫覺程頥等王珪忌之祐三年內行修飭 惡諌院蔡確以疾辭位元確每羅織其官屬親戚蔡確持正䑓泉州鞠為開封廵官不庭參石神宗以此擢 官 王韶盜貸官錢希安 㫖罪奏之者期附 熊本制誥丞言沈括吳充論免役為攘鄧潤甫中 攘元絳參政皆以起獄奪之元冨弼嘗上言確小人不宜大用獄 豊五年相遷邢恕著作遂為黨 既相屢興恕勸廢廷安正哲宗獨與京惇謀會王珪上前奏立哲宗遂不果 坐弟贓出 吳處厚奏其安州詩譏訕臺諌傅堯俞朱光庭梁燾祖禹安世論確惇履恕奸惡確貶死新州 惇相復其官 黃履為中丞盡追復恩數宣蔡京以配享哲宗以其子懋為 和樞宻貴震當世
18
張方平安道院宋城昊擢茂才又中賢良而仁宗召知諫 元 求釁獨公勸姑忍 修備與吴育議合不行赦既用兵上平戎十䇿不行刺後用兵無功卒請 書開諭而元昊降 力争 弓箭手為宣毅軍西言夏竦總帥長安而諸路失律乞責竦而使陜 四路各任其事 契丹乞討元昊公請荅元昊詔嫌隙朝除則封冊暮行奏鎮益州察儂賊在南詔之妄歸弓手止築城 罷蜀賦四十萬減鑄鐡錢十萬公使吴育日致餽而勿問 敵使蕭禧偃蹇不行言宋與契丹八十一戰惟張齊賢太原一勝和戰孰便用知舉檄出安石安石言偽而辨行偽而堅 必亂天下諌鬻祠廟辭諌罷銅禁新諌征安南執諌易汴渠 陳州陛 亦極論 法 止陳 中尊異張貴妃夏竦倡此議以衛士入官為變妃有功諌王拱辰河北再榷塩 諌厚塟諌錫賚過厚 尹京黙記數百人無遺忘太上漕運十四䇿京師遂有五年蓄 陳州毀張 尉廟立趙犫祠 召草制立神宗科書一覧終身不忘竒慷慨有氣節而論自設六 上始議國政漸為 論動揺朝廷 私說盛朝廷輕為墓誌載叱昌朝約公代吴育參政日録載方平 中丞專附昌朝 又載秦州偹祚亮或議其輕舉溫公有狀論其姦險貪畏秦州貴倨不通下情無素備 又載辭代吴奎參政溫公奏其奸貪呂公著亦言之溫公由此罷臺職東一見蘇氏父子待國士 薦東坡為諌官 坡為作墓誌 樂全集
29
吕公著晦叔仕夷簡子敞歐公薦作諌官介甫同被薦 頴時劉 王回與相從故歐公知之五辭試館職不奉詔進所業稱辭知制誥妃為郡 鼓閲案不為漕司賣乳香 疾辭張貴 䘮引輴英與溫公同定學制不行二精講說與溫公同待 宗經筵乞復仁宗開講 月至重午八月至重陽學祭酒薦舉學官博士請程頥為大學正史以直 士闕輅 諌稱濮王皇伯祖 力争御呂誨六人之升亦出蔡州以神宗首召公與溫公為學士朝論翕然 溫公 言事罷公封還其詔貴經筵講尚書戒黷武號開封争覆奏龍鳯首飾 近憚之 御史諌尊 諌開邉 薦張載知舉乞廷試用䇿居辨青苗出頴州徃彗出言用人賢否無定論 洛與康節溫公 來康節責引薦介甫公與君實朝安石既敗復起知河陽寛下戸役錢 河陽入 士民相慶 乞敘用正人用止韓絳王珪肉刑之議中辨李定劾程頥 曹佾中書令因諷用王 正宋用臣之失 諌諌西方用兵確永樂之敗上謂惟公著言之經改官制王珪蔡 為僕射遂力求知定州 當 武事時請罷胄戰獨折陸中市絲築倉事囚築州城三靣 改楊州 勤聼覧諭理官係重 置酒 召還付以哲宗哲宗即位侍經筵上十議餘見相哲宗
34
司馬光君實守陜州皆父任通七歳通春秋大義五龎籍 鄆并 辟為 判 畫麟州河西䇿籍以此去公終身報之知修起居注麥諌賀日食不見 請還交趾麟 諌院 諌 允言鹵簿公諌夏竦謚文正繼胡宿以蘇轍䇿直言不敢取 言於上取之 范鎮後乞建儲 諌召公主出李瑋妃給鹵簿 辭制誥至八九仍知諌院諌封妃三代 右仁宗時 諌謚董上英宗立疏分別在朝賢否待覆奏 諌濮議 調䕶兩宮賜乞太后取用不辭仁宗遺 金珠直百萬諌曹佾使相勇因任守忠遷官論其奸貶之結辨韓琦陜西義 民兵 論王廣淵仁宗時私 陛下非忠臣宗諌選將代李中祐因論趙滋生事之非 右英 時 神宗首擢翰林學士以不能四六力辭路除御史待宰相押班就職內争貶王陶恐絶言 陶論宰相不押班 乞竄 臣高居簡班乞出王中正參論中官張茂則未五十不可押 論張方平 政奸貪 修心三要仁明武治國二要官賞罰山資治通鍳請閤門祗候不可用廝役 諫嵬名 取諒祚之 後費六十萬西方用兵始此䇿引漢文帝諌尊號升薦呂誨諌官不用宋昌言 偹二股河 言陳 之有才智恐能臨大節不可奪遂論冨弼老成人望可借其去 論韓琦所短在 非 河南留司引蔡天申立本班顥永興上章言先見不如呂誨公直不如純仁程 敢言不如蘇軾文仲勇决不如范鎮 右神宗時宗與安石争不加賦用足之說法進講曹叅言祖 法不可變 辨惠卿象魏布 非變法事辨條例司胥吏足矣陛辨青苗與言安石不曉 而愎又信任惠卿 下豈能 安石惠卿韓絳三人共天下不言呂公著罪在舉條例人為臺官 不罷青苗 受樞副韓琦勸之曰官爵壊了名節許料惠卿覆主興言王安石誣蘇軾役忤安石乞 州 出知永 乞免一路青苗助 又免一路修城募兵言移許州不赴絶口不言事甲熈寕七年旱蝗求 陳青苗免役市易邉事保水利六事又以責宰相吴充以居洛十五年相上欲用之王珪蔡確用兵西邉 間之 宣仁 之盡除新法詳見哲宗惡右争新法主孝友恭儉正直出天性 博學 釋老 平 事無不可對人言者危記録客語坐自謂己如人參甘草又念天下安 即朝服起 康節稱腳蹈實地 稱九分人曰程頥薦常在人主左右自可無過不善者 君實得無知之 京師刻像印鬻 有畵工致冨物契丹問司馬中丞今為何官國敵中伶人戱玃 者為司馬端明 遼人謂中 相司馬數百姓巷哭徳會葬 萬 右實 感動
77
蔡確 韓縝元年三月免之而相司馬公司馬光争新法見神宗欲神宗論辭樞宻一節即位以來惟此一人 建儲以司馬公著為師保歸赴闕衛士手加額曰此司馬相公民遮道呼無 洛留相天子 太后問所當先請開言路遂盡除新法乃太后封求言詔草問公公以詔中有六事曰此 拒諌也 辨三年無改父道 或疑章呂為朋黨曰天祚宋必無此事追四月相九月薨 御篆忠清粹徳碑 章惇相 貶珠崖司戸蔡京相除名入籍 靖康復謚配享不妄言災十孝實通監檢閲 勸捐數 萬 倉廩使民足食積謂孟子書最醇正年百姓日促李 醫之積未全而卒 四十一
78
吕公著神宗事見前身上即位為侍讀上十議畏天 愛民 修 講學 任賢 納諌 薄歛正省刑新去奢乞無逸事太后問所欲言乞求中 士救 法 三省 同執政進呈 日聚都堂青苗 元年四月與司馬公同相復以常平法改以差役改募役罷保馬以 監牧 損保甲以便農作與除市易寛茶塩與贖亡民和西戎 溫公病邉 數人救其弊 溫公同薦程頥直乞積穀偹邉閑更㕔募役民情大悅種復三館 官 省尚書 曹士九員 奏寛賈 民罪舊嘗誣公太甚者 或咎公除惡不盡為異日患曰治道去諌因言事出傅堯俞張舜民劉奉事言諌罷韓絳以奏范百祿無章䟽事黨慮人主厭 故力争不當罪賈易易乞逐頥軾 靖朝廷其争不可以熈豊所得地還夏人但嚴守偹待之 後破洮州擒鬼章而乾徳亦入貢 争不可與鬼章官仲論語尚書要語偹揮染與冩詩篇不同 辨孔文 劾朱光庭之非 議捄災事最詳自後遇災必遣官賑恤賦乞薄何洵直失印罪當定進士初塲試經義次 詩論䇿 論王覿不 因論胡宗愈責降人元祐三年懇辭遂平章事賜第三公平章者四 公父子居其二 歴事四朝無年不引去草簡重清靜未不附火用扇不凝塵滿案 未嘗 書 聞謗 嘗辨 好衣 近節士體事言簡意足龜山稱真人臣性喜佛書生 俸周九族 壻范祖禹 酷似公 不問申公謚正獻七十三 希哲見後希績紀常運有堅操黨淮南 副 坐希純子進英初白著商英欲呵佛罵祖之言 商 為公 所黜故商英攻之甚力
85
蘇轍元祐元年自河南推官除司諌請劾蔡確韓縝章惇 安置惠卿天下韙之 以漸變役法經義主請還五寨而夏人服安見呂公著水回河之議 回河者潞公呂大防 燾 請都 軍器將作歸戸部驟議以勿補減六曹吏額呂大防任省吏任永夀 減之而中外洶洶 廷和靣争調停之說而參用邪正之說衰元祐五年時呂大防劉摯尤畏元豊舊黨欲引用之以平舊怨謂之調停前又言四事回河與熈河築堡宜平心無生事衙 與雇役宜因弊修法 諌除李清臣吏部蒲宗孟兵部因論今見缺四尚書若與王珪蔡確並進進勢一合非獨臣等耐不得 哲宗親政李清臣復言熈豊事帝轍力陳元祐未嘗不行先帝法且引漢昭改武 事 又謂輕變九年已行之事擢任累歳不用之人則大事去遂得罪出汝州分司筠州 貶循雷州移岳州 崇寕致仕居穎昌入黨籍政終日黙坐者幾十年不與人相見 和末年八十薨 謚文定
104
呂希哲原明李公著子從與程頥從胡瑗又從孫復石介 覿 又 安石棄科舉 専意涵養直氣勁節稱靜重有至行矣章楶知縣時闕矯不動 横渠 蠻貊之邦行 少豪縱痛自 揉十不謁臺諌二浸與荆公不合固辭侍講諌筦庫 年 說書 年導人主修身正心 除 官欲楊畏為首自在邇英未嘗起觀東坡字畵生豊稷除禮部舉 代 為郡待客以乾物免殺與劉安世鄰郡為守不通書致勤懇静居真□間十餘年衣食不給日讀一爻 晚年習 驚恐顛沛未嘗少動晚楚州橋壊墜水猶覺心動今次疾病全不動 年名益重逺近師尊 危坐堂上陳瓘拜堂下須為官不干薦舉和事親須事事躬親 後生且 理㑹氣象 政 中卒七十八子好問
109
董敦逸夢授大吉州轍劾程頥徽與黄慶基攻蘇軾為呂 防蘇 所逐 廟時極言二蔡卒陳祐純益可用 陵井監切論林希京論元祐人才以論事 直出蔡 因事編管之張商英天覺以蜀州薦兄唐英有史材時商英少學焉 章惇 仕神宗為御史 嘗薦舒亶紹後亶知諌院繳奏其屬托彦哲宗立諌更法公 聖為司諌始在元祐以文 博呂公著比周又祭司馬光稱其羙至是皆論其負國入至以宣仁比呂武 崇寕左丞與京不合京以 黨籍為相大雨雪沒徽宗書商霖賜之務更蔡京事推自號無盡居士其進本熈豊而與京異論天下重云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