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9788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南史
條件: 提到「尚書右丞
Total 7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43
子赤松,為尚書右丞,以徐湛之黨,為元兇所殺。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39
元徽中,為尚書右丞。齊高帝參政,與玩之書曰:「張華為度支尚書,事不徒然。今漕藏有闕,吾賢居右丞,已覺金粟可積也。」玩之上表,陳府庫錢帛,器械役力,所懸轉多,興用漸廣,慮不支歲月。朝議優報之。高帝鎮東府,朝廷致敬,玩之為少府,猶躡屐造席。高帝取屐親視之,訛黑斜銳,蒵斷以芒接之。問曰:「卿此屐已幾載?」玩之曰:「初釋褐拜征北行佐買之,著已三十年,貧士竟不辦易。」高帝咨嗟,因賜以新屐。玩之不受。帝問其故,答曰:「今日之賜,恩華俱重,但蓍簪弊席,復不可遺,所以不敢當。」帝善之。拜驃騎諮議參軍。霸府初開,賓客輻湊,高帝留意簡接。玩之與樂安任遐俱以應對有席上之美,齊名見遇。玩之遷黃門郎。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42
岐少機警,好學,仕梁為山陰令。侯景亂,流寓東陽。景平,依於張彪。彪在吳郡及會稽,庶事委之。彪每征討,恆留岐監郡知後事。彪敗,陳武帝引參機密,為兼尚書右丞。時軍旅屢興,糧儲多闕,岐所在幹理,深被知遇。永定元年,為給事黃門侍郎中書舍人,兼右丞如故。天嘉二年卒,贈通直散騎常侍。

卷七十 列傳第六十

68
去官還都,兼行選曹郎,隨陳伯之軍至江州。會梁武起兵圍郢城,瑀說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曰:「餘子在都。」瑀曰「不然人情匈匈,皆思改計;若不早圖,眾散難合」。伯之遂降。初,瑀在竟陵王家,素與範云善,齊末嘗就云宿,夢坐屋梁柱上,仰見天中有字曰「範氏宅」。至是瑀為帝說之,帝曰:「雲得不死,此夢可驗。」及帝即位,雲深薦瑀,自暨陽令擢兼尚書右丞。時天下初定,陳伯之言瑀催督運輸,軍國獲濟。帝以為能,遷尚書駕部郎,兼右丞如故。瑀薦族人沈僧隆、僧照有吏乾,帝並納之。
82
從子廉字思約。父奉伯位少府卿、淮南太守。廉便闢巧宦,齊時已歷大縣,尚書右丞。天監初,沈約、範云當朝用事,廉傾意奉之。及中書舍人黃睦之等,亦尤所結附。凡貴要每食,廉必日進滋旨,皆手自煎調,不辭勤劇,遂得為列卿,御史中丞,晉陵吳興太守。廣陵高爽有險薄才,客於廉,廉委以文記。爽嘗有求不遂,乃為屐謎以喻廉曰:「刺鼻不知嚏,蹋面不知嗔,嚙齒作步數,持此得勝人。」譏其不計恥辱,以此取名位。然處官平直,遂以善政稱。武帝嘗曰:「東莞二孫,謙、廉而已。」

卷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四

46
文帝時,兼尚書右丞,遷東宮通事舍人。及廢帝嗣立,宣帝為太傅、錄尚書輔政,甚為朝望所歸。不佞素以名節自立,又受委東宮,乃與僕射到仲舉、中書舍人劉師知、尚書左丞王暹等謀,矯詔出宣帝。眾人猶豫未敢先發,不佞乃馳詣相府,面宣詔旨,令相王還第。及事發,仲舉等皆伏誅,宣帝雅重不佞,特赦之,免其官而已。及即位,以為軍師始興王諮議參軍。後兼尚書左丞,加通直散騎常侍,卒官。不佞兄不疑、不占、不齊並早亡,事第二寡嫂張氏甚謹,所得祿奉,不入私室。長子梵童,位尚書金部郎。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15
徐爰長玉,南瑯邪開陽人也。本名瑗,後以與傅亮父同名,亮啟改為爰。初為晉瑯邪王大司馬府中典軍,從北征,微密有意理,為武帝所知。少帝在東宮,入侍左右。文帝初,又見親任,遂至殿中侍御史。元嘉十二年,轉南臺御史,始興王浚後軍行參軍。復侍太子於東宮,遷員外散騎侍郎。文帝每出軍,常懸授兵略。二十九年,重遣王玄謨等北侵,配爰五百人,隨軍碻磝,銜中旨臨時宣示。孝武至新亭,江夏王義恭南奔,爰時在殿內,詐劭追義恭,因即得南走。時孝武將即大位,軍府造次,不曉朝章,爰素諳其事,及至,莫不喜悅,以兼太常丞撰立儀注。後兼尚書右丞,遷左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