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0354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南史
條件: 提到「隋文帝
Total 22

卷十 陳本紀下第十

2
永定元年,遙襲封始興郡王文帝嗣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自周還,授侍中中書監中衛將軍,置佐史。歷位司空尚書令廢帝即位,拜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光大二年正月,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劍履上殿。十一月甲寅,慈訓太后黜廢帝臨海王,以帝入纘皇統。
28
九月庚子朔,日有蝕之。辛亥,大赦。丙寅,以故太尉徐度,儀同三司杜棱、程靈洗配食武帝廟庭;故司空章昭達配食文帝廟庭。
92
是歲周靜帝大定元年,遜位於隋文帝,改元開皇元年
129
隋文帝受周禪,甚敦鄰好,宣帝尚不禁侵掠。太建末,兵大舉,聞宣帝崩,乃命班師,遣使赴吊,修敵國之禮,書稱姓名頓首。而後主益驕,書末云:「想彼統內如宜,此宇宙清泰。」隋文帝不說,以示朝臣。清河公楊素以為主辱,再拜請罪,及襄邑公賀若弼並奮求致討。後副使袁彥聘隋,竊圖隋文帝狀以歸,後主見之,大駭曰:「吾不欲見此人。」每遣間諜,隋文帝皆給衣馬,禮遣以歸。
132
隋文帝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命大作戰船。人請密之,隋文帝曰:「吾將顯行天誅,何密之有!使投柿於江,若彼能改,吾又何求。」及納梁蕭瓛蕭巖,隋文愈忿,以晉王廣為元帥,督八十總管致討。乃送璽書,暴後主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遍喻江外。
136
庚午,賀若弼攻陷南徐州。辛未,韓擒又陷南豫州。隋軍南北道並進。辛巳,賀若弼進軍鐘山,頓白土岡之東南,眾軍敗績。弼乘勝進軍宮城,燒北掖門。是時,韓擒率眾自新林至石子岡,鎮東大將軍任忠出降擒,仍引擒經朱雀航趣宮城,自南掖門入。城內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書僕射袁憲、後合舍人夏侯公韻侍側。憲勸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後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吾自有計。」乃逃於井。二人苦諫不從,以身蔽井,後主與爭久之方得入。沈後居處如常。太子深年十五,閉合而坐,舍人孔伯魚侍焉。戍士叩合而入,深安坐勞之曰:「戎旅在塗,不至勞也。」既而軍人窺井而呼之,後主不應。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隋文帝之大驚。開府鮑宏曰:「東井上於天文為秦,今王都所在,投井其天意邪。」先是江東謠多唱王獻之桃葉辭,云:「桃葉復桃葉,度江不用烜,但度無所苦,我自接迎汝。」及晉王廣軍於六合鎮,其山名桃葉,果乘陳船而度。丙戌,晉王廣入據臺城,送後主於東宮。
137
三月己巳後主與王公百司,同發自建鄴,之長安。隋文帝權分京城人宅以俟,內外修整,遣使迎勞之,陳人謳詠,忘其亡焉。使還奏言:「自後主以下,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絕。」隋文帝嗟嘆曰:「一至於此。」及至京師,列陳之輿服器物於庭,引後主於前,及前後二太子、諸父諸弟眾子之為王者,凡二十八人;司空司馬消難尚書令江總僕射袁憲、驃騎蕭摩訶、護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鎮軍將軍任忠吏部尚書姚察侍中中書令蔡徵左衛將軍樊猛,自尚書郎以上二百餘人,文帝使納言宣詔勞之。次使內史令宣詔讓後主後主伏地屏息不能對,乃見宥。隋文帝陳武三帝陵,總給五戶分守之。
139
既見宥,隋文帝賜甚厚,數得引見,班同三品。每預宴,恐致傷心,為不奏吳音。後監守者奏言:「叔寶云,「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隋文帝曰:「叔寶全無心肝。」監者又言:「叔寶常耽醉,罕有醒時。」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未幾,帝又問監者叔寶所嗜。對曰:「嗜驢肉。」問飲酒多少?對曰:「與其子弟日飲一石。」隋文帝大驚。及從東巡,登芒山,侍飲,賦詩曰:「日月光天德,山川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東封書。」並表請封禪,隋文帝優詔謙讓不許。後從至仁壽宮,常侍宴,及出,隋文帝目之曰:「此敗豈不由酒;將作詩功夫,何如思安時事。當賀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啟告急,叔寶為飲酒,遂不省之。高熲至日,猶見啟在床下,未開封。此亦是可笑,蓋天亡也。昔苻氏所徵得國,皆榮貴其主。茍欲求名,不知違天命,與之官,乃違天也。」
140
隋文帝以陳氏子弟既多,恐京下為過,皆分置諸州縣,每歲賜以衣服以安全之。
142
論曰:陳宣帝器度弘厚,有人君之量。文帝知塚嗣仁弱,早存太伯之心,及乎弗悆,咸已委托矣。至於纘業之後,拓土開疆,蓋德不逮文,智不及武,志大不已,晚致呂梁之敗,江左日蹙,抑此之由也。後主因削弱之餘,鐘滅亡之運,刑政不樹,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歷世數十,及其亡也,皆敗於婦人。況以區區之陳,外鄰明德,覆車之跡,尚且追蹤叔季,其獲支數年,亦為幸也。雖忠義感慨,致慟井隅,何救麥秀之深悲,適足取笑乎千祀。嗟乎!始梁末童謠云:「可憐巴馬子,一日行千里。不見馬上郎,但見黃塵起。黃塵污人衣,皁莢相料理。」及僧辯滅,群臣以謠言奏聞,曰:僧辯本乘巴馬以擊侯景,馬上郎,王字也,塵謂陳也;而不解皁莢之謂。既而陳滅於隋,說者以為江東謂羖羊角為皁莢,隋氏姓楊,楊,羊也,言終滅於隋。然則興亡之兆,蓋有數云。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