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89771"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條件: 提到「呂惠卿
Total 2

卷七十六

151
王安石言:「周置泉府之官,以𣙜制兼併,均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後世惟桑𢎞羊、劉晏粗合此意,學者不能推明先王法意,更以為人主不當與民爭利,今欲理財,則當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權」。帝納其說,安石猶恐帝不能決意任之,乃復言:「人才難得亦難知,今使十人理財,其中容有一二敗事,則異論乗之而起。堯與羣臣共擇一人治水,尚不能無敗事,況所擇而使非一人,豈能無失?要當計利害多少,不為異論所惑」。帝曰:「有一人敗事而遂廢所圖,此所以少成事也」。乃立制置三司條例司,掌經畫邦計,議變舊法,以通天下之利,命升之、安石領其事。初,呂惠卿吉甫,泉州晋江人。自真州宋置,今揚州府儀徵縣是。推官秩滿入都,與安石論經義意多合,遂定交,因言于帝曰:「惠卿之賢,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遂以惠卿及蘇轍並為檢詳。文宇事無大小,安石必與惠卿謀之,凡所建請章奏,皆惠卿筆也。又以章惇字于厚,浦城人。為三司條例司,曽布字子寅,鞏之弟。檢正中書五房,凡有奏請,朝臣以為不便者,布必上疏條析以堅帝意,使專任安石以威脇衆,俾勿敢言。由是安石信任布,亞于惠卿,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並興,號為新法,頒行天下。安石與劉恕道原,筠州人。友善欲引置三司條例,恕以不習金榖為辭,且曰:「天子方屬公以大政,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利為先」。安石遂與之絶。先是,治平中,邵雍與客散步天津橋上,聞杜鵑聲,慘然不樂,客問其故,雍曰:「洛陽舊無杜鵑,今始至天下,將治地,氣自北而南,將亂,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氣至矣,禽鳥飛類,得氣之先者也。不數年,當有南士作相,多引南人專務變更,天下自此多事也」。至是,雍言果驗矣。縣天津橋在河南府洛陽 城外。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