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40781"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明高僧傳
條件: 提到「紹興府
Total 1

大明高僧傳卷第一

17
釋性澄字湛堂號越溪。紹興會稽孫氏子也。父滿母姜氏。夢日輪從空而墮。既覺日光猶照其榻遂生師。四歲常戲拈筆為佛像。授以佛經即能成誦若宿習焉。元至元丙子投石門殊律師祝髮受具。石門謂。三世諸佛戒為根本乃教探律藏。而通其遮性雙單止持作犯之義。乙酉依佛鑒銛公習天台教觀。謁雲夢澤法師於南竺普福澤一見深加器重。歷居清班要職。因天台國清實台宗講寺後易為禪。乃不遠數千里走京師。具奏寺之建置顛末舊制之由。元世祖賜璽書複之。已而欲東渡鴨綠游高麗求天台遺書。聞其國有事遂寢。大德乙巳出住杭之東竺丁未吳越大旱師率眾說法禱雨格應歲饑民死無以斂。乃為掩其遺骸作水陸大會普度之。至大戊申遷南竺之演福。至治辛西驛召入京。問道於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駕幸文殊閣引見問勞。賜無量壽佛等經各若干卷。事竣辭歸特賜金襴衣。將行俄有旨即白蓮寺建水陸大無遮會。時丞相東平忠獻王請升座說法。事聞寵賚尤渥。賜號佛海大師。泰定甲子住上天竺。九年至順壬午六月朔忽撾鼓告眾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無益世緣有限。雖愧不敏古德風烈猶或可攀。竟拂衣歸天竺之雲外齋。歲餘還越之佛果。篤志淨土修一心三觀者七晝夜。屢感瑞應。一日月旦眾以常儀問訊。師遽揖曰。老僧向非急於退步。一十二年幾在半途矣。今日則有明日恐無。光陰其可把玩乎。煩點視衣缽用表無常。眾為念佛。止曰。佛須自念。明晨卻送別。黎明眾集遂端坐而逝。閱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夏。龕留七日顏貌如生。全身窆於清泰塔院。所著有金剛集注心經消災經注彌陀經句解及仁王經如意輪咒經科。並行世。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