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2498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柳南隨筆、柳南續筆
條件: 提到「顧炎武
Total 2

柳南續筆v3~4

1
賢人君子之所至,爭攀舉以為重,此志乘之所以有「流寓」也。吾邑有應載者三人,向未採錄,殊為缺典,因標其梗概,以俟後之修志者。龔詡,字大章,崑山人。靖難兵破南京金川門,先生時為守戍卒,大哭慟云。會按籍勿伍,法令甚嚴。先生夜走常熟之任陽,投馬、陳二氏,匿大囤中。即囤中讀書,焚膏繼晷,多所纂述。越二十餘年,禁稍解,乃仍歸故里。周文襄公高其品,兩薦為學官,堅不應。年八十有八卒。事詳梅花草堂人物志,及列朝詩小傳。顧炎武,字寧人,崑山人。乙酉之夏,奉母避兵於常熟之語濂涇,見亭林集與館中諸公書。又云:「餘少居崑山、常熟之間。」見日知錄行鹽一條。又徐司寇憺園集有家兄孚若詩序,中云:「舅氏亭林先生,避兵常熟之窮鄉,兄往依之。」意司寇所謂窮鄉者,即語濂涇也。而亭林集中,又有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之作,其詩云:「十載江村二子偕,相逢每詠步兵懷。」所謂「江村」,非即語濂涇而何?則知先生之寓居於常熟,始自乙酉歲,後遂久淹於此,故云十載也。劉永錫,字爾欽,號剩庵,魏縣人,中崇禎丙子鄉試,選長洲學教諭。鼎革後,不復歸,隱於陽城湖之濱,以賣席自給,見者呼「席先生」。錢尚書念其窮,招之往,不應。越幾年,竟餓死。事詳沈歸愚學博劉先生傳。而釋石林寄巢集中有和劉剩庵七護詩,其小序云:「先生隱于南沙之畢澤,四壁蕭然,晏如也。為七護詩以寄意,餘高其人,和其詩僅達意而已。」按畢澤在常熟之東南,其地瀕陽城湖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