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8240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晉書
條件: 提到「永和
Total 9

帝紀第八 孝宗穆帝 哀帝 廢帝海西公

2
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帝臨軒。改元。甲申,進鎮軍將軍、武陵王晞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以鎮軍將軍顧眾為尚書右僕射夏四月壬戌,詔會稽王昱錄尚書六條事。五月戊寅,大雩。尚書令金紫光祿大夫、建安伯諸葛恢卒。六月癸亥,地震。秋七月庚午,持節、都尉江荊司梁雍益寧七州諸軍事、江州刺史征西將軍都亭侯庾翼卒。翼部將于瓚、戴羲等殺冠軍將軍曹據,舉兵反,安西司馬朱燾討平之。八月,豫州刺史路永叛奔于石季龍。庚辰,以輔國將軍、徐州刺史桓溫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石季龍將路永屯于壽春。九月丙申,皇太后詔曰:「今百姓勞弊,其共思詳所以振恤之宜。及歲常調非軍國要急者,並宜停之。」冬十二月,李勢將爨頠來奔。涼州牧張駿伐焉耆,降之。
1
哀皇帝諱丕,字千齡,成帝長子也。咸康八年,封為瑯邪王。永和元年散騎常侍十二年加中軍將軍,升平三年除驃騎將軍。五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瑯邪王丕,中興正統,明德懋親。昔在咸康,屬當儲貳。以年在幼沖,未堪國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比,其以王奉大統。」於是百官備法駕,迎于琅邪第。庚申,即皇帝位,大赦。壬戌,詔曰:「朕獲承明命,入纂大統。顧惟先王宗廟,蒸嘗無主,太妃喪庭,廓然靡寄,悲痛感摧,五內抽割。宗國之尊,情禮兼隆,胤嗣之重,義無與二。東海王奕,戚屬親近,宜奉本統,其以奕為琅邪王。」秋七月戊午,葬穆皇帝于永平陵。慕容恪攻陷野王,守將呂護退保滎陽。八月己卯夜,天裂,廣數丈,有聲如雷。九月戊申,立皇后王氏。穆帝皇后何氏稱永安宮。呂護叛奔于慕容暐。冬十月安北將軍范汪有罪廢為庶人。十一月丙辰,詔曰:「顯宗成皇帝顧命,以時事多艱,弘高世之風,樹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國故不巳,康穆早世,胤祚不融。朕以寡德,復承先緒,感惟永慕,悲育兼摧。夫昭穆之義,固宜本之天屬。繼體承基,古今常道。宜上嗣顯宗,以脩本統。」十二月,加涼州刺史張玄靚為大都督隴右諸軍事、護羌校尉、西平公
1
廢帝諱奕,字延齡,哀帝之母弟也。咸康八年封為東海王。永和八年散騎常侍,尋加鎮軍將軍;升平四年車騎將軍五年,改封琅邪王。隆和初,轉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興寧三年二月丙申哀帝崩,無嗣。丁酉,皇太后詔曰:「帝遂不救厥疾,艱禍仍臻,遺緒泯然,哀慟切心。琅邪王奕,明德茂親,屬當儲嗣,宜奉祖宗,纂承大統。便速正大禮,以寧人神。」於是百官奉迎于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大赦。三月壬申,葬哀皇帝於安平陵。散騎常侍、河間王欽薨。丙子,慕容暐將慕容恪陷洛陽,寧朔將軍竺瑤奔于襄陽,冠軍長史、揚武將軍沈勁死之。夏六月戊子,使持節、都督益寧二州諸軍事、鎮西將軍益州刺史、建城公周撫卒。秋七月,匈奴左賢王衛辰、右賢王曹穀帥眾二萬侵苻堅杏城。己酉,改封會稽王昱為琅邪王。壬子,立皇后庾氏。封琅邪王昱子昌明為會稽王。冬十月梁州刺史司馬勳反,自稱成都王。十一月,帥眾人劍閣,攻涪,西夷校尉毌丘暐棄城而遁。乙卯,圍益州刺史周楚於成都,桓溫遣江夏相朱序救之。十二月戊戌,以會稽內史王彪之為尚書僕射。

帝紀第九 太宗簡文帝 孝武帝

1
簡文皇帝諱昱,字道萬,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為元帝所愛。郭璞見而謂人曰:「興晉祚者,必此人也。」及長,清虛寡欲,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詔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臨瑯邪。繼世相承,國嗣未立,蒸嘗靡主,朕常悼心。子昱仁明有智度,可以虔奉宗廟,以慰罔極之恩。其封昱為瑯邪王,食會稽、宣城如舊。」咸和元年,所生鄭夫人薨。帝時年七歲,號慕泣血,固請服重。成帝哀而許之,故徙封會稽王,拜散騎常侍九年,遷右將軍,加侍中。咸康六年,進撫軍將軍,領秘書監。建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康帝詔曰:「太常職奉天地,兼掌宗廟,其為任也,可謂重矣。是以古今選建,未嘗不妙簡時望,兼之儒雅。會稽王叔履尚清虛,志道無倦,優游上列,諷議朝肆。其領太常本官如故。」永和元年,崇德太后臨朝,進位撫軍大將軍、錄尚書六條事。二年,驃騎何充卒,崇德太后詔帝專總萬機。八年,進位司徒,固讓不拜。穆帝始冠,帝稽首歸政,不許。廢帝即位,以瑯邪王絕嗣,復徙封瑯邪,而封王子昌明為會稽王。帝固讓,故雖封瑯邪而不去會稽之號。太和元年,進位丞相、錄尚書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給羽葆鼓吹班劍六十人,又固讓。及廢帝廢,皇太后詔曰:「丞相、錄尚書、會稽王體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玄虛,神棲事外。以具瞻允塞,故阿衡三世。道化宣流,人望攸歸,為日已久。宜從天人之心,以統皇極。主者明依舊典,以時施行。」於是大司馬桓溫率百官進太極前殿,具乘輿法駕,奉迎帝於會稽邸,於朝堂變服,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拜受璽綬。

列傳第七 宗室安平獻王孚子邕邕弟義陽成王望望子河間平王洪洪子威洪弟隨穆王整整弟竟陵王楙望弟太原成王輔輔弟翼翼弟下邳獻王晃晃

10
建元初遷散騎常侍,轉御史中丞,出為輔國將軍、長沙相,又領江夏相,尋轉南郡、河東二郡太守,將軍如故。桓溫伐蜀,以勛賜少子爵廣晉伯,進號前將軍,永和六年薨,贈衛將軍。二子:立。

載記第十二 苻洪 苻健 苻生 苻雄 王墮

2
永和六年,帝以為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時有說稱尊號者,亦以讖文有「草付應王」,又其孫堅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謂博士胡文曰:「孤率眾十萬,居形勝之地,冉閔慕容儁可指辰而殄,姚襄父子克之在吾數中,孤取天下,有易於漢祖。」初,季龍以麻秋鎮枹罕,冉閔之亂,秋歸鄴,使子雄擊而獲之,以秋為軍師將軍。秋說西都長安,深然之。既而秋因宴鴆,將并其眾,世子收而斬之。將死,謂曰:「所以未入關者,言中州可指時而定。今見困豎子,中原非汝兄弟所能辦。關中形勝,吾亡後便可鼓行而西。」言終而死,年六十六。僭位,偽謚惠武帝。
2
軍師將軍賈玄碩等表侍中、大都督關中諸軍事、大單于、秦王怒曰:「我官位輕重,非若等所知。」既而潛使諷玄碩等使上尊號。永和七年,僭稱天王、大單于,赦境內死罪,建元皇始,繕宗廟社稷,置百官於長安。立妻強氏為天王皇后,子為天王皇太子,弟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雍州刺史,自餘封授各有差。
2
既死,以讖言三羊五眼應符,故立為太子卒,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年壽光,時永和十二年也。尊其母強氏為皇太后,立妻梁氏為皇后。以呂婆樓侍中、左大將軍,苻安太尉苻柳征東大將軍、并州牧,鎮蒲阪,苻謏為鎮東大將軍、豫州牧,鎮陜城,自餘封授有差。

載記第十五 苻丕 苻登索泮 徐嵩

30
始,穆帝永和七年僭立,至登五世,凡四十有四歲,以孝武帝太元十九年滅。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