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9508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晉書
條件: 提到「永嘉
Total 7

帝紀第五 孝懷帝 孝愍帝

3
永嘉元年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除三族刑。以太傅、東海王越輔政,殺御史中丞諸葛玫。二月辛巳,東萊人王彌起兵反,寇青、徐二州,長廣太守宋羆、東牟太守龐伉並遇害。三月己未朔,平東將軍周馥斬送陳敏首。丁卯,改葬武悼楊皇后。庚午,立豫章王詮為皇太子。辛未,大赦。庚辰,東海王越出鎮許昌。以征東將軍、高密王簡征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鎮襄陽;改封安北將軍、東燕王騰為新蔡王、都督司冀二州諸軍事,鎮鄴;以征南將軍、南陽王模為征西大將軍、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諸軍事,鎮長安。並州諸郡為劉元海所陷,刺史劉琨獨保晉陽。夏五月,馬牧帥汲桑聚眾反,敗魏郡太守馮嵩,遂陷鄴城,害新蔡王騰。燒鄴宮,火旬日不滅。又殺前幽州刺史石鮮於樂陵,入掠平原,山陽公劉秋遇害。洛陽步廣里地陷,有二鵝出,色蒼者沖天,白者不能飛。建寧郡夷攻陷寧州,死者三千餘人。秋七月己酉朔,東海王越進屯官渡,以討汲桑。己未,以平東將軍、瑯邪王睿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假節,鎮建鄴。八月己卯朔,撫軍將軍茍晞敗汲桑於鄴。甲辰,曲赦幽、并、司、冀、兗、豫等六州。分荊州、江州八郡為湘州。九月戊申茍晞又破汲桑,陷其九壘。辛亥,有大星如日,小者如斗,自西方流於東北,天盡赤,俄有聲如雷。始脩千金堨於許昌以通運。冬十一月戊申朔,日有蝕之。甲寅,以尚書右僕射和郁征北將軍,鎮鄴。十二月戊寅,并州人田蘭、薄盛等斬汲桑於樂陵。甲午,以前太傅劉寔為太尉。庚子,以光祿大夫、延陵公高光尚書令。東海王越矯詔囚清河王覃於金墉城。癸卯,越自為丞相。以撫軍將軍茍晞為征東大將軍。
1
孝愍皇帝諱鄴,字彥旗,武帝孫,吳孝王晏之子也。出繼後伯父秦獻王柬,襲封秦王。永嘉二年,拜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及洛陽傾覆,避難於滎陽密縣,與舅荀籓、荀組相遇,自密南趨許潁。豫州刺史閻鼎與前撫軍長史王毗、司徒長史劉疇、中書郎李昕及籓、組等同謀奉帝歸于長安,而疇等中塗復叛,鼎追殺之,籓、組僅而獲免。鼎遂挾帝乘牛車,自宛趣武關,頻遇山賊,士卒亡散,次于藍田。鼎告雍州刺史賈疋,疋遽遣州兵迎衛,達于長安,又使輔國將軍梁綜助守之。時有玉龜出霸水,神馬鳴城南焉。六年九月辛巳,奉秦王為皇太子,登壇告類,建宗廟社稷,大赦。加疋征西大將軍,以秦州刺史、南陽王保為大司馬賈疋討賊張連,遇害,眾推始平太守麴允領雍州刺史,為盟主,承制選置。

志第十三 樂下

2
永嘉之亂,海內分崩,伶官樂器,皆沒於劉、石。江左初立宗廟,尚書下太常祭祀所用樂名。太常賀循答云:「魏氏增損漢樂,以為一代之禮,未審大晉樂名所以為異。遭離喪亂,舊典不存。然此諸樂皆和之以鐘律,文之以五聲,詠之於歌辭,陳之於舞列。宮懸在庭,琴瑟在堂,八音迭奏,雅樂並作,登歌下管,各有常詠,周人之舊也。自漢氏以來,依仿此禮,自造新詩而已。舊京荒廢,今既散亡,音韻曲折,又無識者,則於今難以意言。」於時以無雅樂器及伶人,省太樂並鼓吹令。是後頗得登歌,食舉之樂,猶有未備。太寧末,明帝又訪阮孚等增益之。咸和中,成帝乃復置太樂官,鳩集遺逸,而尚未有金石也。庾亮為荊州,與謝尚脩復雅樂,未具而亮薨。庾翼、桓溫專事軍旅,樂器在庫,遂至朽壞焉。及慕容人雋平冉閔,兵戈之際,而鄴下樂人亦頗有來者。永和十一年,謝尚鎮壽陽,於是採拾樂人,以備太樂,并制石磬,雅樂始頗具。面王猛平鄴,慕容氏所得樂聲又入關右。太元中,破苻堅,又獲其樂工楊蜀等,閑習舊樂,於是四廂金石始備焉。乃使曹毗、王珣等增造宗廟歌詩,然郊祀遂不設樂。今列其詞於後云。

列傳第八 宣五王平原王榦 琅邪王伷子覲、澹、繇、漼 清惠亭侯京嗣子機 扶風王駿子暢、歆 梁王肜 文六王齊王攸子蕤、贊、寔 城陽王兆 遼東王定國 廣漢王廣德 樂安王鑒 樂平王延祚

5
東海王越興義,至洛陽,往視閉門不通。越駐車良久,乃使人謝遣,而自於門間窺之。當時莫能測其意,或謂之有疾,或以為晦迹焉。永嘉五年薨,時年八十。會劉聰寇洛,不遑贈謚,有二子,世子廣早卒,次子永以太熙中封安德縣公,散騎常侍,皆為善士。遇難,合門堙滅。

列傳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子粹矩 子祐羕 宗熙楚隱王瑋 趙王倫 齊王冏鄭方 長沙王乂 成都王穎 河間王顒 東海孝獻王越

10
字延年。太康末,封西陽縣公,拜散騎常侍之被害也,時年八歲,鎮南將軍裴楷與之親姻,竊之以逃,一夜八遷,故得免。及誅,進爵為王,歷步兵校尉、左軍驍騎將軍。元康初,進封郡王。永興初,拜侍中。以長沙王黨,廢為庶人。惠帝還洛,復封,為撫軍將軍,又以汝南期思、西陵益其國。永嘉初,拜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領後軍將軍,復以邾、蘄春益之,并前三萬五千戶。隨東海東出鄄城,遂南渡江。
14
初封汝陽公,討劉喬有功,進爵為王。永嘉末,沒於石勒

載記第一 劉元海子和劉宣

11
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內,改元永鳳。以其大將軍劉和大司馬,封梁王尚書令劉歡樂為大司徒,封陳留王,御史大夫呼延翼大司空,封雁州郡公,宗室以親疏為等,悉封郡縣王,異姓以勳謀為差,皆封郡縣公侯。太史令宣于脩之言於元海曰:「陛下雖龍興鳳翔。奄受大命,然遺晉未殄,皇居仄陋,紫宮之變,猶鐘晉氏,不出三年,必剋洛陽。蒲子崎嶇,非可久安。平陽勢有紫氣,兼陶唐舊都,願陛下上迎乾象,下協坤祥。」於是遷都平陽。汾水中得玉璽,文曰「有新保之」,蓋王莽時璽也。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為己瑞,大赦境內,改年河瑞。封子裕為齊王,隆為魯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