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34510"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魏書
條件: 提到「中書令
Total 18

帝紀第十 孝莊紀

20
冬十月癸卯朔,封安南將軍、大鴻臚卿元寶炬為南陽王,大宗正卿、汝陽縣開國公元修平陽王,通直散騎常侍、龍驤將軍、新陽縣開國伯元誕為昌樂王。復通直散騎常侍、瑯邪縣開國公李叔仁官爵,仍為使持節、大都督,以討世隆。以魏郡王諶徙封趙郡王,諶弟子趙郡王置改封平昌王儀同三司李虔薨。丁未,班募攻河橋格,賞帛授官各有差。戊申,皇子生,大赦天下,文武百僚泛二級。以平南將軍中書令魏蘭根兼尚書左僕射,為河北行臺,定相殷三州稟蘭根節度。乙卯,通直散騎常侍、假平西將軍、都督李苗以火船焚河橋,爾朱世隆退走。丙辰,詔大都督、兼尚書僕射、行臺源子恭率步騎一萬出自西道,行臺楊昱領都督李侃希等部募勇士八千往從東路,防討之。子恭仍鎮太行丹穀。世隆至建州,刺史陸希質拒守。城陷,盡屠之,唯希質獲免。以中軍將、前東荊州刺史元顯恭為使持節、都督晉建南汾三州諸軍事、鎮西將軍晉州刺史、兼尚書左僕射,為征西道行臺,節度都督薛善樂、薛修義、裴元俊、薛崇禮、薛憘族等。丁卯,詔以世隆北叛,河內固守,其在城督將文武普加二級,兵士給復三年。壬申,爾朱世隆停建興之高都,爾朱兆自晉陽來會之,共推太原太守、行並州刺史長廣王曄為主,大赦所部,號年建明,普泛四級。徐州刺史爾朱仲遠反,率眾向京師。十有一月癸酉朔,詔車騎將軍左衛將軍鄭先護為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與都督李侃希赴行臺楊昱以討之。乙亥,以使持節、兼尚書、西道大行臺、司徒公長孫稚為太尉公侍中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淮王彧為司徒公丙子,以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廣宗郡開國公爾朱天光開府,進爵為王。丁丑,爾朱仲遠陷西兗州,執刺史王衍。癸未,以右衛將軍賀拔勝為東征都督。壬辰,又以左衛將軍、大都督鄭先護兼尚書左僕射,為行臺,與勝並討仲遠。戍戌,詔罷魏蘭根行臺,以後將軍、定州刺使薛曇尚為使持節、兼尚書,為北道行臺,隨機召發。行豫州刺史元崇禮殺後行州事陰導和,擅攝豫州。庚子,賀拔勝與仲遠戰於滑臺東,失利,仍奔之。

帝紀第十二 孝靜紀

36
冬十月,遣中書舍人尉瑾使於蕭衍乙未,齊獻武王請邙山之俘,釋其桎梏,配以人間寡婦。十有二月,以司空侯景為司徒,以中書令韓軌為司空戊子,以太保孫騰錄尚書事是歲,高麗、吐谷渾、蠕蠕國並遣使朝貢。

列傳第七中 景穆十二王

7
後徵為中書令,改授尚書令。蕭賾使庾蓽來朝,蓽見澄音韻遒雅,風儀秀逸,謂主客郎張彞曰:「往魏任城以武著稱,今魏任城乃以文見美也。」時詔延四廟之子,下逮玄孫之胄,申宗宴於皇信堂,不以爵秩為列,悉序昭穆為次,用家人之禮。高祖曰:「行禮已畢,欲令宗室各言其志,可率賦詩。」特令澄為七言連韻,與高祖往復賭賽,遂至極歡,際夜乃罷。

列傳第九下 獻文六王

3
高祖革創,解侍中、將軍,拜光祿大夫。復除侍中,長直禁內,參決軍國大政,萬機之事,無不預焉。及車駕南伐,以勰行撫軍將軍,領宗子軍,宿衛左右。開建五等,食邑二千戶,轉中書令,侍中如故,改封彭城王。

列傳第二十六 刁雍 王慧龍 韓延之 袁式

45
瓊,字世珍。高祖賜名焉。太和九年,為典寺令。十六年,降侯為伯。高祖納其長女為嬪,拜前軍將軍、並州大中正刺史。有受納之響,為中尉王顯所劾,終得雪免。神龜中,除左將軍、兗州刺史。去州歸京,多年沉滯。所居在司空劉騰宅西,騰雖勢傾朝野,初不侯之。騰既權重,吞並鄰宅,增廣舊居,唯瓊終不肯與。以此久見抑屈。瓊女適範陽盧道亮,不聽歸其夫家。及女卒,哀慟無已。瓊仍葬之別所,塚不即塞,常於壙內哭泣。久之乃掩。當時深怪,疑其穢行。加以聾疾,每見道俗,乞丐無已。造次見之,令人笑愕。道逢太保、廣平王懷,據鞍抗禮,自言馬瘦。懷即以誕馬並乘具與之。嘗詣尚書令李崇,騎馬至其黃閣,見崇子世哲,直問繼伯在否。崇趨出,瓊乃下。崇儉而好以紙帖衣領,瓊哂而掣去之。崇小子青肫,嘗盛服。□寵勢亦不足恨。領軍元叉使奴遺瓊馬,並留奴。王育聞之,笑曰:「東海之風,於茲墜矣。」孝昌三年,除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令,時瓊子遵業為黃門郎,故有此授。率,年七十四。贈征北將軍、中書監、並州刺史。自慧龍入國,三世一身,至瓊始有四子。

列傳第四十一 李孝伯 李沖

33
中書令,加散騎常侍,給事中如故。尋轉南部尚書,賜爵順陽侯。沖為文明太后所幸,恩寵日盛,賞賜月至數十萬,進爵隴西公,密致珍寶御物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焉。沖家素清貧,於是始為富室。而謙以自牧,積而能散,近自姻族,逮於鄉閭,莫不分及。虛己接物,垂念羈寒,衰舊淪屈,由之躋敘者,亦以多矣。時以此稱之。

列傳第四十二 游雅 高閭

5
閭早孤,少好學,博綜經史,文才俊偉,下筆成章。本名驢,司徒崔浩見而奇之,乃改為閭而字焉。真君九年,徵拜中書博士。和平末,遷中書侍郎。高宗崩,乙渾擅權,內外危懼。文明太后臨朝,誅渾,引閭與中書令高允入於禁內,參決大政,賜爵安樂子。加南中郎將,與鎮南大將軍尉元南赴徐州。閭先入彭城,收管籥,元表閭以本官領東徐州刺史,與張讜對鎮團城。後還京城,以功進爵為侯,加昭武將軍。

列傳第四十三 游明根 劉芳

25
中書令,祭酒如故。出除安東將軍、青州刺史。為政儒緩,不能禁止奸盜,廉清寡欲,無犯公私。還朝,議定律令。芳斟酌古今,為大議之主,其中損益,多芳意也。世宗以朝儀多闕,其一切諸議,悉委芳修正。於是朝廷吉兇大事皆就諮訪焉。轉太常卿。芳以所置五郊及日月之位,去城里數,於禮有違,又靈星、周公之祀,不應隸太常,乃上疏曰:

列傳第四十四 鄭羲 崔辯

5
高祖初,兼員外散騎常侍,假寧朔將軍、陽武子,使於劉準。中山王叡,寵幸當世,並置王官,羲為其傅。是後歷年不轉,資產亦乏,因請假歸,遂盤桓不返。及李沖貴寵,與羲姻好,乃就家徵為中書令。文明太后為父燕宣王立廟於長安,初成,以羲兼太常卿,假滎陽侯,具官屬,詣長安拜廟,刊石建碑於廟門。還,以使功,仍賜侯爵,加給事中。出為安東將軍、西兗州刺史,假南陽公。羲多所受納,政以賄成。性又嗇吝,民有禮餉者,皆不與杯酒臠肉,西門受羊酒,東門酤賣之。以李沖之親,法官不之糾也。酸棗令鄭伯孫、鄄城令董騰、別駕賈德、治中申靈度,並在任廉貞,勤恤百姓,羲皆申表稱薦,時論多之。文明太后為高祖納其女為嬪,徵為秘書監

列傳第五十三 邢巒 李平

42
平先為尚書令高肇、侍御史王顯所恨,後顯代平為中尉,平加散騎常侍。顯劾平在冀州隱截官口,肇又扶成其狀,奏除平名。延昌初,詔復官爵,除其定冀之勛。前來良賤之訟,多有積年不決。平奏不問真偽,一以景明年前為限,於是爭訟止息。武川鎮民饑,鎮將任款請貸未許,擅開倉賑恤,有司繩以費散之條,免其官爵。平奏款意在濟人,心無不善,世宗原之。遷中書令,尚書如故。肅宗初,轉吏部尚書,加撫軍將軍。平高明強濟,所在有聲,但以性急為累。尚書令、任城王澄奏理平定冀之勛,請酬以山河之賞。靈太后乃封武邑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縑二千五百匹。

列傳第五十七 崔休 裴延俊 袁翻

66
還,拜吏部郎中,加平南將軍、光祿大夫。以本將軍出為齊州刺史,無多政績。孝昌中,除安南將軍、中書令,領給事黃門侍郎,與徐紇俱在門下,並掌文翰。翻既才學名重,又善附會,亦為靈太后所信待。是時蠻賊充斥,六軍將親討之,翻乃上表諫止。後蕭寶夤大敗於關西,翻上表請為西軍死亡將士舉哀,存而還者並加賑賚。後拜度支尚書,尋轉都官。翻表曰:「臣往忝門下,翼侍帳幄。同時流輩皆以出離左右,蒙數階之陟。唯臣奉辭,非但直去黃門,今為尚書後,更在中書令下。於臣庸朽,誠為叨濫;準之倫匹,或有未盡。竊惟安南之與金紫,雖是異品之隔,實有半階之校;加以尚書清要,位遇通顯,準秩論資,似加少進。語望比官,人不願易。臣自揆自顧,力極求此,伏願天地成造,有始有終,矜臣疲病,乞臣骸骨,願以安南、尚書換一金紫。」時天下多事,翻雖外請閑秩,而內有求進之心,識者怪之。於是,加撫軍將軍。

列傳第五十九

32
後世宗聞粲善自標置,欲觀其風度,忽令傳詔就家急召之,須臾之間,使者相屬,合家恇懼,不測所以,粲更恬然,神色不變。世宗嘆異之。時僕射高肇以外戚之貴,勢傾一時,朝士見者咸望塵拜謁。粲候肇,惟長揖而已。及還,家人尤責之,粲曰:「何可自同凡俗也。」又曾詣清河王懌,下車始進,便屬暴雨;粲容步舒雅,不以沾濡改節。懌乃令人持蓋覆之,嘆謂左右曰:「何代無奇人!」性好釋學,親升講座,雖持義未精,而風韻可重。但不涉經史,終為知音所輕。世宗末,除前將軍、太中大夫、揚州大中正,遷安南將軍中書令。肅宗釋奠,以為侍講。轉金紫光祿大夫。後元顥入洛,以粲為西兗州刺史。尋為濮陽太守崔巨倫所逐,棄州入嵩高山。

列傳第六十二 爾朱榮

22
菩提,肅宗末,拜羽林監。尋轉直閣將軍。孝莊初,以榮翼戴之勛,超授散騎常侍平北將軍中書令。轉太常卿,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特進。死時年十四。前廢帝初,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冀州刺史,謚曰惠。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20
長子元寶,位司空。元寶弟胤寶,司隸校尉。元寶又進爵京兆王。及歸而父遺喪,明當入謝,元寶欲以表聞。高宗未知遺薨,怪其遲,召之。元寶將入,時人止之曰:「宜以家憂自辭。」元寶欲見其寵,不從,遂冒哀而入。未幾,以謀反伏誅,親從皆斬,唯元寶子世衡逃免。時朝議欲追削超爵位,中書令高允上表理之。

列傳列女第八十

7
勃海封卓妻,彭城劉氏女也。成婚一夕,卓官於京師,後以事伏法。劉氏在家,忽然夢想,知卓已死,哀泣不輟。諸嫂喻之不止,經旬,兇問果至,遂憤嘆而死。時人比之秦嘉妻。中書令高允念其義高而名不著,為之詩曰:「兩儀正位,人倫肇甄。爰制夫婦,統業承先。雖曰異族,氣猶自然。生則同室,終契黃泉。其一封生令達,卓為時彥。內協黃中,外兼三變。誰能作配,克應其選。實有華宗,挺生淑媛。其二京野勢殊,山川乖互。乃奉王命,載馳在路。公務既弘,私義獲著。因媒致幣,遘止一暮。其三率我初冠,眷彼弱笄。形由禮比,情以趣諧。忻願難常,影跡易乖。悠悠言邁,戚戚長懷。其四時值險屯,橫離塵網。伏鑕就刑,身分土壤。千里雖遐,應如影響。良嬪洞感,發於夢想。其五仰惟親命,俯尋嘉好,誰謂會淺,義深情到。畢志守窮,誓不二醮。何以驗之?殞身是效。其六人之處世,孰不厚生。必存於義,所重則輕。結忿鐘心,甘就幽冥。永捐堂宇,長辭母兄。其七茫茫中野,翳翳孤丘。葛藟糸冥蒙,荊棘四周。理茍不昧,神必俱游。異哉貞婦,曠世靡疇。其八」

列傳恩幸第八十一

63
鄭儼,字季然,滎陽人。容貌壯麗。初為司徒胡國珍行參軍,因緣為靈太后所幸,時人未之知也。遷員外散騎侍郎、直後。靈太后廢,蕭寶夤西征,以儼為開府屬。孝昌初,太后反政,儼請使還朝,復見寵待。拜諫議大夫中書舍人,領嘗食典御。晝夜禁中,寵愛尤甚。儼每休沐,太后常遣閹童隨侍,儼見其妻,唯得言家事而已。與徐紇俱為舍人。儼以紇有智數,仗為謀主;紇以儼寵幸既盛,傾身承接。共相表裏,勢動內外。城陽王徽微與之合,當時政令歸於儼等。遷通直郎、散騎常侍、平東將軍武衛將軍、華林都將、右衛將軍散騎常侍中軍將軍中書令車騎將軍,舍人、常侍如故。肅宗崩,事出倉卒,天下咸言儼計也。爾朱榮舉兵向洛,以儼、紇為辭。榮副京師,儼走歸鄉里。儼從兄仲明先為滎陽太守,至是,儼與仲明欲據郡起眾。尋為其部下所殺,與仲明俱傳首洛陽。子文寬,從出帝歿關西。

列傳第八十三 匈奴劉聰 羯胡石勒 鐵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臨渭氐苻健 羌姚萇 略陽氐呂光

34
死,虎擅誅右光祿大夫程遐中書令徐光,遣子邃率兵入大雅宮,直衛文武皆奔散。大雅大懼,自陳弱劣,讓位於虎。虎曰:「若其不堪,天下自當有大義,何足豫論。」遂逼立之。虎自為丞相魏王。虎以文武舊臣,皆補丞相閑任,其府僚舊暱,悉居臺省禁要。改太子宮曰崇訓宮,徙妻劉氏已下居之,簡其美淑及車馬服御,皆歸虎第。劉氏謂其彭城王石堪曰:「丞相便相凌蹈,恐國祚之滅不復久矣。真可謂養虎自殘者也。王將何以圖之?」堪曰:「先帝舊臣,皆以斥外,眾旅不復由人,宮殿之中,亡所厝計。臣請出奔兗州,據廩丘,扶南陽王恢為盟主,宣太后詔於諸牧守、征鎮,令各率義兵財討惡逆,蔑不濟也。」劉氏然之。既而,堪計不果,虎灸而殺之,又殺劉氏。石生先鎮長安,石朗鎮洛陽,並起兵討虎,為虎所滅。
82
寶,字道祐,小字庫勾,垂之第四子也。少而輕果,無志操,好人佞己。及為太子,砥礪自脩,朝士翕然稱之,垂亦以為克保家業。垂妻段氏謂垂曰:「寶資質雍容,柔而不斷,承平則為仁明之主,處難則非濟世之雄。今托之以大業,未見克昌之美。遼西、高陽,兒之賢者,宜擇一以樹之。趙王麟,奸詐負氣,常有輕寶之心,恐必難作。此自家事,宜深圖之。」垂弗納。寶聞之,深以為恨。寶既僭位,年號永康。遣麟逼其母段氏曰:「後常謂主上不能繼守大統,今竟能不?宜早自裁,以全段氏。」段氏怒曰:「妝兄弟尚逼殺母,安能保社稷!吾豈惜死,念國滅不久耳。」遂自殺。寶議以後諫廢嫡統,無母後之道,不宜成喪,群臣咸以為然。寶中書令眭邃執意抗言,寶從而止。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