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4995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南齊書
條件: 提到「錄尚書事
Total 9

卷一本紀第一高帝上

34
明日太祖戎服出殿庭槐樹下,召四貴集議。太祖謂劉秉曰:「丹陽國家重戚,今日之事,屬有所歸。」秉讓不當。太祖次讓袁粲,粲又不受。太祖乃下議,備法駕詣東城,迎立順帝。於是長刀遮粲、秉等,各失色而去。甲午,太祖移鎮東府,與袁粲褚淵、劉秉各甲仗五十人入殿。丙申,進位侍中、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持節、都督、刺史如故,封竟陵郡公,邑五千戶,給油幢絡車,班劍三十人。太祖固辭上命,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庚戌,進督南徐州刺史。封楊玉夫等二十五人爵邑各有差。十月戊辰,又進督豫、司二州。
48
九月丙午,進位假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掾、屬各四人,使持節、太尉驃騎大將軍錄尚書南徐州刺史如故。固辭,詔遣敦勸,乃受黃鉞,辭殊禮。甲寅,給三望車。

卷五本紀第五海陵王

2
延興元年秋七月丁酉,即皇帝位。以尚書令鎮軍大將軍、西昌侯鸞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宣城郡公。詔曰:「太祖高皇帝英謀光大,受命作齊;世祖武皇帝宏猷冠世,繼暉下武;世宗文皇帝清明懿鑠,四海宅心:並德漏下泉,功昭上象,聲教所覃,無思不洽。洪基式固,景祚方融,而天步多阻,運鐘否剝。嗣君昏忍,暴戾滋多,棄侮天經,悖滅人紀。朝野重足,遐邇側視,民怨神恫,宗祧如綴。賴忠謨肅舉,霄漢廓清,俾三后之業,絕而更紐,七百之慶,危而復安。猥以沖人,入纂乾緒,載懷馭朽,若墜諸淵,思與黎元,共綏戩福。」大赦,改元。文武賜位二等。

卷六本紀第六明帝

1
高宗明皇帝諱鸞,字景棲,始安貞王道生子也。小諱玄度。少孤,太祖撫育,恩過諸子。宋泰豫元年,為安吉令,有嚴能之名。補武陵王左常侍,不拜。元徽二年,為永世令。升明二年,為邵陵王安南記室參軍,未拜,仍遷寧朔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尋進號輔國將軍。太祖踐阼,遷侍中,封西昌侯,邑千戶。建元二年,為持節、督郢州司州之義陽諸軍事、冠軍將軍郢州刺史,進號征虜將軍。世祖即位,轉度支尚書,領右軍將軍。永明元年,遷侍中,領驍騎將軍。王子侯舊乘纏帷車,高宗獨乘下帷,儀從如素士。公事混撓,販食人擔火誤燒牛鼻,豫章王白世祖,世祖笑焉。轉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清道而行,上甚悅。二年,出為征虜將軍、吳興太守。四年,遷中領軍,常侍並如故。五年,為持節、監豫州郢州之西陽司州之汝南二郡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七年,為尚書右僕射八年,加領衛尉。十年,轉左僕射十一年,領右衛將軍。世祖遺詔為侍中尚書令,尋加鎮軍將軍,給班劍二十人。隆昌,即本號為大將軍,給鼓吹一部,親兵五百人。尋又加中書監、開府儀同三司鬱林王廢,海陵王立,為使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軍事、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開府如故,增班劍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二千戶。鎮東府城。給兵五千人,錢二百萬,布千匹。九江作難,假黃皞,事寧,表送之。尋加黃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增班劍為四十人,給幢絡三望車,前後部羽葆鼓吹,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掾、屬各四人,封宣城王,邑五千戶,持節、侍中中書監、錄尚書並如故。未拜,太后令廢海陵王,以上入纂太祖為第三子,群臣三請,乃受命。

卷七本紀第七東昏侯

17
世檦亦知帝昏縱,密謂其黨茹法珍、梅蟲兒曰:「何世天子無要人,但阿儂貨主惡耳。」法珍等爭權,以白帝。帝稍惡其凶強,以二年正月,遣禁兵殺之,世檦拒戰而死。自是法珍、蟲兒用事,並為外監,口稱詔敕;中書舍人王咺之與相唇齒,專掌文翰。其餘二十餘人,皆有勢力。崔慧景平後,法珍封餘干縣男,蟲兒封竟陵縣男。及義師起,江、郢二鎮已降,帝遊騁如舊,謂茹法珍曰:「須來至白門前,當一決。」義師至近郊,乃聚兵為固守之計。召王侯朝貴分置尚書都座及殿省。又信鬼神,崔慧景事時,拜蔣子文神為假黃皞、使持節、相國、太宰大將軍錄尚書、揚州牧、鐘山王。至是又尊為皇帝,迎神像及諸廟雜神皆入後堂,使所親巫朱光尚禱祀祈福。以冠軍將軍王珍國領三萬人據大桁,莫有鬥志,遣左右直長閹豎王寶孫督戰,呼為「王長子」。寶孫切罵諸將帥,直閣將軍席豪發憤突陣死。豪,驍將,既斃,眾軍於是土崩,軍人從朱雀觀上自投及赴淮死者無數。於是閉城自守,城內軍事委王珍國。兗州刺史張稷入衛京師。以稷為副,實甲猶七萬人。帝烏帽褲褶,備羽儀,登南掖門臨望。又虛設鎧馬齋仗千人,皆張弓拔白,出東掖門,稱蔣王出盪。素好鬥軍隊,初使宮人為軍,後乃用黃門。親自臨陳,詐被創,使人輿將去。

卷八本紀第八和帝

9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晉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壬申,改封建安王寶寅鄱陽王癸酉,以司徒揚州刺史晉安王寶義太尉,領司徒甲戌,給大司馬錢二千萬,布絹各五千匹。乙酉,以輔國將軍蕭宏中護軍

卷二十三列傳第四 褚淵(淵弟澄 徐嗣) 王儉

18
太祖崩,遺詔以淵為錄尚書事。江左以來,無單拜錄者,有司疑立優策。尚書王儉議,以為:「見居本官,別拜錄,推理應有策書,而舊事不載。中朝以來,三公王侯,則優策並設,官品第二,策而不優。優者褒美,策者兼明委寄。尚書職居天官,政化之本,[故]尚書令品雖第三,拜必有策。錄尚書品秩不見,而總任彌重,前代多與本官同拜,故不別有策。即事緣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書,用申隆寄。既異王侯,不假優文。」從之。尋增淵班劍為三十人,五日一朝。頃之寢疾。
23
又詔曰:「夫褒德所以紀民,慎終所以歸厚。前王盛典,咸必由之。故侍中、司徒錄尚書事、新除司空、領驃騎將軍、南康公淵,履道秉哲,鑒識弘曠。爰初弱齡,清風夙舉;登庸應務,具瞻允集。孝友著於家邦,忠貞彰於亮采。佐命先朝,經綸王化,契闊屯夷,綢繆終始。總錄機衡,四門惟穆,諒以同規往古,式範來今。
24
謙光彌遠,屢陳降挹,權從高旨,用虧大猷。將登上列,永翼聲教。天不憖遺,奄焉薨逝。朕用震慟于厥心。其贈公太宰,侍中、錄尚書、公如故。給節,加羽葆鼓吹,增班劍為六十人。葬送之禮,悉依宋太保王弘故事。謚曰文簡。」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