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99546"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遼史
條件: 提到「歐陽修
Total 3

卷九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文學下

18
壽隆二年,復上書曰:「宋歐陽修編《五代史》,附我朝於四夷,妄加貶訾。且宋人賴我朝寬大,許通和好,得盡兄弟之禮。今反令臣下妄意作史,恬不經意。臣請以趙氏初起事跡,詳附國史。」上嘉其言,遷禮部郎中

卷一百二 列傳第四十 奸臣上

1
耶律乙辛張孝傑耶律燕哥蕭十三《春秋》褒貶,善惡並書,示勸懲也。故遷、固傳佞幸、酷吏,歐陽修則並奸臣錄之,將俾為君者知所鑒,為臣者知所戒。此天地聖賢之心,國家安危之機,治亂之原也。遼自耶律乙辛而下,奸臣十人,其敗國皆足以為戒,故列於《傳》。

卷一百四 列傳第四十二 逆臣上

2
貴賤位而後君臣之分定,君臣之分定而後天地和,天地和而後萬化成。五帝三王之治,用此道也。三代而降,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作《春秋》以寓王法,誅死者於前,懼生者於後,其慮深遠矣。歐陽修作《唐書》,創《逆臣傳》,蓋亦《春秋》之意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