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13648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萇楚齋五筆
條件: 提到「太平御覽
Total 1

萇楚齋五筆卷十

12
南宋德清沈憲敏公樞,編《通鑒總類》二十卷,光緒辛卯仲秋,讀我書齋校刊袖珍本。著錄《四庫》史部史鈔類,《提要》云:「是書乃其致仕時所編,取司馬光資治通鑒》事跡,仿《冊府元龜》之例,分為貳百柒拾壹門,每門各以事標題,略依時代前後為次,亦間採光議論附之。所分門目頗有繁碎,如《賞罰門》外,又立《貶賞》、《功賞》二門,《外戚門》外,又立《貴戚》一門,《近習門》外,又立《寵倖》一門,《隱逸門》外,又立《高尚》一門,《積善門》外,又立《陰德》一門者,不一而足。又如安重榮奏請踰分,不過驕蹇,乃以此一條,別立《僭竊》一門,則配隸不確。東周下迄五代,興廢不一,乃獨取申徹論燕必亡,黃泓論燕必複二條,立為《興廢》一門,則疏漏太甚。」云云。聲木謹案:《提要》所論甚允。雖仿《冊府元龜》之例,然書僅廿卷,採摭不出一書,積之不過數寸,分為貳百柒拾壹門之多,雖便翻閱,實屬煩宂無當,類書中似此者殊為罕見。門目雖多,其以壹貳條為壹門者,至肆拾壹門之多,參肆伍條者,又柒拾陸門之多。其以參肆拾條為一門者,僅拾伍門,再多者僅柒門。《冊府元龜》壹千卷,共分參拾壹部、壹千壹百肆門,卷帙浩繁,採摭宏富,自不得不多立名目,以便檢查,亦勢使之然,此書非其倫也。湘鄉曾文正公國藩,於咸豐九年五月,諭其子惠敏公紀澤云:「爾作詩文,宜先講詞藻,欲求詞藻富麗,不可不分類鈔撮體面話頭。近世文人,如袁簡齋、趙甌北、吳穀人,皆有手鈔詞藻小本,此眾人所共知者。阮文達公為學政時,搜出生童夾帶,必自加細閱。如系親手所鈔,略有條理者,即予進學。如係請人所鈔,概錄陳文者,照例罪斥。阮公一代鴻儒,則知文人不可無手鈔夾帶小本矣。昌黎之紀事提要,纂言鉤玄,亦係分類手鈔小冊也。爾去年鄉試之文太無詞藻,幾不能敷衍成篇,此時下手工夫,以分類手鈔詞藻為第一義。爾此次覆信,即將所分之類開列目錄,附稟寄來。分大綱子目,如《倫紀類》為大綱,則《君臣》、《父子》、《兄弟》為子目,《王道類》為大綱,則《井田》、《學校》為子目,此外各門,可以類推。爾曾看過《說文》、《經義述聞》二書,中可鈔者多,此外如江慎修之《類腋》及《子史精華》、《淵鑒類函》,則可鈔者尤多矣,爾試為之。科名之要道,亦即學問之快捷方式也。」又咸豐十一年九月復諭云:「接爾八月十四日稟,並日課一單、分類目錄一紙。日課單批明發還,目錄分類非一言可盡,大抵有一種學問,即有一種分類之法,有一人嗜好,即有一人摘鈔之法。若從本原論之,當以《爾雅》為分類之最古者。天之星辰,地之山川,鳥獸草木,皆古聖賢人辨其品匯,命之以名,《書》所稱大禹主名山川,《禮》所稱黃帝正名百物是也。物必先有名,而後有是字,故必知命名之原,及知文字之原。舟車弓矢,俎豆鐘鼓,日用之具,皆先王制器以利民用,必先有器,而後有是字,故又必知制器之原,乃知文字之原。君臣上下,禮樂兵刑,賞罰之法,皆先王立事以經綸天下,或先有事而後有字,或先有字而後有事,故又必知萬事之本,而後知文字之原。此三者,物最初,器次之,事又次之。三者既具,而後有文詞。《爾雅》一書,如《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草木》、《釋鳥獸蟲魚》,物之屬也,《釋宮》、《釋樂》,器之屬也,《釋親》,事之屬也,《釋詁》、《釋訓》、《釋言》,文詞之屬也。《爾雅》之分類,惟屬事者最略,後世之分類,惟屬事者最詳。事之中,又判為兩端焉,曰虛事,曰實事。虛事者,如經之《三禮》,馬之八書,班之十志,及《三通》之區別門類是也。實事者,就史鑒中已往之事跡,分類纂記,如《藝文類聚》、《白孔六帖》、《太平御覽》及我朝纂《淵鑒類函》、《子史精華》等書是也。爾所呈之目錄,亦是鈔擇實事之象,而不如《子史精華》中目錄之精當。餘在京藏《子史精華》,溫叔於廿八年帶回,想尚在白玉堂,爾可取出核對,對子目略為減少。後世人事日多,史冊日繁,摘類書者,事多而器物少,乃勢所必然。爾即可照此鈔去,但期與《子史精華》規模相仿,即為善本。其末附古語鄙謔,雖未必無用,而不如徑鈔摘《說文》訓詁,庶與《爾雅》首三篇相近也。餘亦思仿《爾雅》之例,鈔纂類書,以記日知月無忘之效。特患年齒已衰,軍務少暇,終不能有所成。或餘少引其端,爾將來繼成之可耳。」云云。文見《曾文正公家訓》。文正言鈔撮類書之法,至為精鑿,發千古未發之秘。《子史精華》共分參拾類,子目貳百捌拾,文正嫌其稍多,洵屬卓見。《子史精華》為卷壹百陸拾,卷帙既繁,分類子目理應如此。何況此書昭示天下,非詳分子目,他人不便翻閱。若士子自己鈔撮,專供一己之用,子目自應略為減少,不患翻閱之不便。後世鈔撮實事者多,虛事者少,其原因以虛事用處少,實事用處多,雖無明令令人如此,人自以用處多者喜研求也。雖然,鈔撮典故手冊,亦非易事。果能標其精要,詳其首尾,翦裁有法,繁簡得中,條理秩然,元本貫串,豈尋常士子所能學步。千古文人學士,無不由餖飣以成學問,亦不獨袁簡齋諸人為然。即此餖飣之學,敢謂盡人皆能之乎!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