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3678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吳越備史
條件: 提到「給事中
Total 7

卷一

37
王以其弟右驍衛將軍阮綽領其本郡,仍命成及代之,及盡誅其叛卒。秋七月,敕授王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本州防禦使。冬十月,敕除給事中杜儒休為蘇州刺史,以沈粲為制置使。十一月,帝南郊,更名曄,改元大順是月,宣州楊行密遣將李友陷我毗陵,執杜棱而去。
96
甲子四年春正月,帝發長安。三月,敕遣衛尉卿許渾來宣諭,仍賜國信。是月,王子元璙與所聘楊氏至自淮南。夏四月,帝至洛陽,大赦,改元天祐,敕遣給事中鄭祈、刑部員外郎楊永休,亦作永承進封王為吳王,加食邑二千戶,實封二百戶。秋八月昭宗崩,太子即位。敕遣來宣告,王素服舉哀于軍門。是月,淮人檻送徐綰歸我,王命剖心以祭高渭。冬十月朔,日有食之。是月癸酉,大雪,平地丈餘。

卷二

15
是月,敕置蘇州吳江縣、明州靜安縣今定海縣是也,從王請也。冬十月湖州刺史貳于我,遣其黨焚燒義和、臨平等鎮,王命弟鏢帥師討之。十一月乙酉發運使羅隱卒。字昭諫,新登縣人也。祖知微,福唐縣令。父修古,應開元禮科。本名橫,凡十上不中第,遂更名。初從事湖南,歷淮、潤,皆不得意,乃歸新登。來謁王,懼不見納,遂以所為《夏口詩》標於卷末,云「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漫英雄」之句。王覽之大笑,因加殊遇。復命簡書辟之曰:「仲宣遠託劉荊州,都緣亂世;夫子辟為魯司寇,只為故鄉。」曰:「是不可去矣。」王初授鎮海節度,時命沈崧草謝表,盛言浙西繁富。成以示曰:「今浙西兵火之餘,日不暇給,今朝廷執政方切於賄賂,此表入奏,執政豈無意於要求耶?」乃請更之。其略曰:「天寒而麋鹿常遊,日暮而牛羊不下。」朝廷見之,曰:「此羅隱辭也。」為《賀昭宗更名表》曰:「上則虞舜之全文,右則姬昌之半字。」當時京師稱為第一。性不喜軍旅,唯與丞相杜建徽善。王初城西府,命賓僚巡覽,顧謂左右曰:「百步一敵樓,足以言金湯之固。」徐曰:「敵樓不若內向。」徐許之亂,人皆以為先見。一日,寢疾,王親臨撫問,因題其壁云:「黃河信有澄清日,後代應難繼此才。」起而續末句云:「門外旌旗屯虎豹,壁間章句動風雷。」由是以紅紗罩覆其上,其後果無文嗣。累官錢塘縣令,尋授鎮海軍掌書記、節度判官、鹽鐵發運副使,授著作佐郎、司勳郎中,歷遷諫議大夫給事中,賜金紫,卒年七十七歲。所著《江南甲乙集》、《淮海寓言》《讒書同集》,並行於世。初,新登鼉江常有二氣亙于江上,晝夜不滅。洎丞相杜建徽生,而二氣不復見,識者以為文武秀氣焉。
32
乙亥貞明元年春正月朔,改元,大赦。是月,敕授文穆王以下官爵有差。甲午,王親巡衣錦軍。二月,敕遣給事中彖、金部郎中李發選王子傳爾為駙馬都尉閏二月己亥,王至自衣錦軍。

卷三

23
甲午應順元年春正月閔帝改元,大赦。敕遣鞍轡庫使王延縞來宣告,仍賜國信。尋又遣散騎常侍孔昭序、駕部員外郎張糸壽冊王為吳越王是月大雪,平地五尺。壬午,奉葬先王於茅山。閏月,蜀帥孟知祥僭稱大蜀皇帝,年號明德夏四月潞王從珂率兵入洛,逐閔帝而自立,改元清泰六月,敕遣給事中張延雍、兵部員外郎馬義冊王為吳越王秋七月,偽蜀孟知祥殂,子嗣。

卷四

92
又敕遣侍御史雷德驤來告哀。王率府僚將校等發哀,王二日不食,十一日不視事。十一月,王遣元帥府衙內都指揮使王子惟演齎通天犀帶一條、金器五百事、玳瑁器五百事、塗金銀香龍等巨萬,詣闕以為賀。是月,敕樞密都承旨武珍制加王食邑五千戶,實封一千戶,仍賜龜魚寶帶襲衣等。是月吳越國王妃孫氏薨。太平興國二年春二月,敕遣給事中程羽來,歸王妃之賵,謚王妃曰□□。夏五月,王下令以文軌大同,封疆無患,幾百禦敵之制,悉命除之。境內諸州城,有白露屋及防城物,亦令徹去之。秋八月,詔遣翰林學士都承旨李鶇屯跎辰禮物。是月,王遣兩軍節度使世子惟浚入朝,修覲禮也。三年春二月六日,王發國城。三月二日,次揚州。敕遣閣門使梁逈、內班閻承翰來,賜王湯藥茶酒,及押諸司官迎接。七日,次洪澤驛。敕遣供奉官李思彥至,賜王湯藥一金盒、玉鞍轡馬一匹、散馬三十匹、玳瑁絨毛暖衣等物,及賜從行將校有差。十五日,王次宿州。又遣入內小底副行首蔡守恩齎詔至,仍賜王龍茶三斤,以金盒盛之,御酒二十瓶,荔枝、鵝梨、石榴共六百顆,以銀裝籠子盛封。十七日,王次永城。時太宗敕遣王世子兩軍節度使惟濬迎候,以內班李神佑領翰林儀鸞御廚諸司,世子至,賜御筵一席。是日,王遣平江節度使孫承祐自京至傳宣撫問。二更,閣門使梁逈又至,復傳宣撫問。二十四日,王至京師,敕詔皇太弟開封尹廷美賜宴於迎春苑,仍遣賜王對衣八事、玉排方腰帶、金器一千兩、銀器一萬、細衣三千匹、玉鞍轡馬一匹。是日,王安居於禮賢宅。二十六日,朝見於崇德殿,謝恩及謝差親王迎接。賜宴於長春殿。王進上法酒五百瓶、金銀器物三千兩、綾錦一萬、龍鳳香等二萬事。翌日,遣使賜王生料羊二百口、法酒三百瓶、粳米二百石、雜買錢一萬緡、草料柴炭稱是。又賜從行將校等官錢三萬緡。二十九日,遣內司賓來賜果子三十盒、法酒一百瓶、蒸羊食物等十匱。三十日,詔王宴於後苑。王復進寶玉金銀酒器等三千兩、通犀帶一條、龍鳳電魚帶六事。時太宗命射,每中的者即進金銀器三百兩,太宗中的者六。夏四月八日,詔王宴於崇德殿。二十三日,宴王於後苑。二十六日,詔王宴於南郊御莊,王又上酒器金銀器皿等共二千餘兩。王酒酣,至暮而歸第。次日,遣內司賓賜王御衣紅袍一副、彩衣六事、寶帶一條、金酒器三千兩、細馬四匹、御馬一匹、儀鸞一副。是日,王進拜表謝恩,仍請以吳越封疆歸於有司,優詔不允。
102
冬十月,遣內使賜王夫人龍鳳珠冠一頂、金三百兩、銀二千兩。十一月十五日,遣中使賜王幕府將校幣帛,又加授王子惟治等九人官爵有差。三年春二月太宗王疾未痊,詔免入朝,改封南陽國王,仍賜領南陽節鉞,加食邑二千戶、實封一千戶。麻降,王復抗表陳讓國事表四上。四月,王將赴南陽,詔免入辭,賜御衣一副、襲衣玉束帶一條、金器一千兩、玉石器皿一百事、銀器一萬兩,仍詔山南東道節度使王子惟浚送王至尉氏縣,詔雍州團練使王子惟演韶州刺史王子惟灝並從王行。是月二十六日,王發京師,詔遣中使賜御酒二百瓶、龍茶二百斤、櫻桃二金盒,仍遣中使押翰林儀鸞御廚送王。五月,王遣子惟灝詣闕謝恩,貢上鰲山寶樹一座、紫金獅帶一條、金銀器皿共一萬兩,太宗撫問再四。六月太宗韶州刺史王子惟灝歸,加王食邑五千戶、實封三百戶,仍賜國信、湯藥二金盒、茶餅二十匱、寶帶一條、金器一千兩、銀裝器皿稱是,又賜王子惟灝銀二百兩。秋八月,王不康。敕遣東頭供奉官高品尚醫李密并王孫相繼而至,又遣中使王首宿至,賜王生辰禮物,仍令撫問。四年春二月,敕遣給事中崔灝改封王為許王,加食邑一萬戶、實封二千戶,仍改賜安時鎮國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端拱元年春正月太宗藉田,大赦改元。二月,敕遣中使進王為鄧王,加食邑一萬戶、實封三千戶。三月,王遣子惟治表賀,貢上金飾玳瑁器皿五百事、玉器二十事、水晶盤四事、金二千兩、銀二萬兩、錦綺二萬匹、羊二百口、法酒二百瓶,以為賀禮。夏四月太宗命王子惟治歸,賜王御羅袍、玉帶、瑪瑙嵌珍珠酒器八對,又輟御前金燭臺一對以賜焉。秋七月,王復不康,太宗聞之,敕遣中使王守文、翰林醫官王佑、洎王諸孫駱驛而至,仍又敕遣供奉官詔加王食邑三萬戶、實封五千戶,仍賜撫問,及齎御藥一金盒。八月,王疾稍痊,遣子團練使惟演詣闕謝恩,貢上黃犀帶一、大玉帶四、金飾酒器一千事、黃絹草書八幅、隸字四幅,太宗撫問再四。是月,敕遣皇城使李惠、河州團練使王繼恩,同王子惟演,賜王生辰禮物。國信至,王扶疾拜命,與來使燕接極歡。二十三日哺時,王於寢齋之西軒,命左右讀《唐書》數篇,又命諸子孫誦調章詩葉數篇,未訖,忽風恙復作,四鼓而薨。是夕,大流星墜於正寢之上,光燭滿庭。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