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5168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書
條件: 提到「驃騎將軍
Total 18

卷一本紀第一 武帝上

6
元興元年正月驃騎將軍司馬元顯西伐荊州刺史桓玄,玄亦率荊楚大眾,下討元顯。元顯遣鎮北將軍劉牢之拒之,高祖參其軍事,次溧洲。玄至,高祖請擊之,不許,將遣子敬宣詣玄請和。高祖與牢之甥東海何無忌並固請,不從。遂遣敬宣詣玄,玄克京邑,殺元顯,以牢之為會稽內史。懼而告高祖曰:「便奪我兵,禍其至矣。今當北就高雅於廣陵舉事,卿能從我去乎?」答曰:「將軍以勁卒數萬,望風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三軍人情,都已去矣,廣陵豈可得至邪!諱當反復還京口耳。」牢之叛走,自縊死。何無忌高祖曰:「我將何之?」高祖曰:「鎮北去必不免,卿可隨我還京口。桓玄必能守節北面,我當與卿事之。不然,與卿圖之。

卷五本紀第五 文帝

7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奉表歸政,上始親覽。車駕祠南郊,大赦天下。三月乙丑左將軍州刺史王仲德進號安北將軍。夏五月戊寅,特進謝澹卒。秋八月甲申,以關中流民出漢川,置京兆、扶風、馮翊等郡。乙酉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開府儀同三司,新除司空王弘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右軍長史江恒為廣州刺史冬十一月癸酉,以前將軍楊玄為征西將軍、北秦州刺史。
8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徐羨之,尚書令護軍將軍、左光祿大夫傅亮,有罪伏誅。遣中領軍到彥之、征北將軍檀道濟荊州刺史謝晦。上親率六師西征,大赦天下。丁卯,以車騎大將軍、江州刺史王弘為司徒錄尚書事揚州刺史驃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彭城王義康改為荊州刺史撫軍將軍、南豫州刺史江夏王義恭改為南徐州刺史己巳,以前護軍將軍趙倫之為鎮軍將軍。閏月丙戌,皇子劭生。二月乙卯,繫囚見徒,一皆原赦。戊午,以金紫光祿大夫王敬弘尚書左僕射,豫章太守鄭鮮之為尚書右僕射。建安太守潘盛有罪伏誅。庚申,特進範泰加光郤大夫。是日,車駕發京師。戊辰,到彥之、檀道濟大破謝晦於隱磯。丙子,車駕自蕪湖反旆。己卯,擒晦於延頭,送京師伏誅。三月辛巳,車駕還宮。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檀道濟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中領軍到彥之為南豫州刺史。戊戌,以後將軍長沙王義欣為南兗州刺史。乙巳驃騎大將軍、涼州牧大沮渠蒙遜改為車騎大將軍。詔曰:「夫哲王宰世,廣達四聰,猶巡嶽省方,採風觀政。所以情偽必審,幽遐罔滯,王澤無擁,九皋有聞者也。朕以寡薄,猥纂洪緒。雖永念治道,志存昧旦,願言傅巖,發想宵寐,而丘園之秀,藏器未臻,物情民隱,尚隔視聽。乃眷區域,輟寐忘餐。今氛昆祛蕩,宇內寧晏,旌賢弘化,於是乎始。可遣大使巡行四方。其宰守稱職之良,閨蓽一介之善,詳悉列奏,勿或有遺。
63
甲戌太尉、領司徒江夏王義恭降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辛巳,鎮軍將軍、徐兗二州刺史武陵王諱降號北中郎將。壬午,車駕幸瓜步,是日解嚴。三月乙酉,車駕還宮。壬辰,征北將軍始興王濬解南兗州。庚子,以輔國將軍臧質為雍州刺史

卷十四志第四 禮一

93
元帝為晉王,建武初,驃騎將軍王導上疏:夫治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庠序設而五教明,則德化洽通,彞倫攸敘,有恥且格也。父子兄弟夫婦長幼之序順,而君臣之義固矣。《易》所謂正家而天下定者也。故聖王蒙以養正,少而教之,使化沾肌骨,習以成性,有若自然,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然後裁之以位,雖王之嫡子,猶與國子齒,使知道而後貴。其取才用士,咸先本之于學。故《周禮》,鄉大夫「獻賢能之書于王,王拜而受之」。所以尊道而貴士也。人知士之所貴,由乎道存;則退而修其身,修其身以及其家,正家以及於鄉,學於鄉以登於朝。反本復始,各求諸己,敦素之業著,浮偽之道息,教使然也。故以之事君則忠,用之蒞下則仁,即孟軻所謂「未有仁而遺其親,義而後其君者也」。

卷十五志第五 禮二

112
晉宣帝遺詔:「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於是景、文遵旨。至武帝猶再謁崇陽陵,一謁峻平陵,然遂不敢謁高原陵。至惠帝復止也。逮江左初,元帝崩後,諸公始有謁陵辭陵之事,蓋由眷同友執,率情而舉,非洛京之舊也。成帝時,中宮亦年年拜陵,議者以為非禮,於是遂止,以為永制。至穆帝時,褚太后臨朝,又拜陵,帝幼故也。至孝武崩,驃騎將軍司馬道子命曰:「今雖權制釋服,至於朔望諸節,自應展情陵所,以一周為斷。」於是至陵變服單衣𢂿,煩瀆無準,非禮意也。至安帝元興元年,尚書左僕射桓謙奏曰:「百僚拜陵,起於中興,非晉舊典。積習生常,遂為近法。尋武皇帝詔,乃不使人主諸王拜陵,豈唯百僚。謂宜遵奉。」於是施行。及義熙初,又復江左之舊。

卷十六志第六 禮三

99
然臣愚謂廟室當以客主為限,無拘常數。殷世有二祖三宗,若拘七室,則當祭禰而已。推此論之,宜還復豫章、潁川,全祠七廟之禮。」驃騎長史溫嶠議:「凡言兄弟不相入廟,既非禮文。且光武奮劍振起,不策名於孝平,豫神其事,以應九世之讖;又古不共廟,故別立焉。今上以策名而言,殊於光武之事,躬奉烝嘗,於經既正,於情又安矣。太堂恆欲還二府君以全七世,嶠謂是宜。」驃騎將軍王導從嶠議。

卷二十三志第十三 天文一

28
黃初六年五月十六日壬戌,熒惑入太微,至二十六日壬申,與歲星相及,俱犯右執法;至二十七日癸酉,乃出。占曰:「從右入三十日以上,人主有大憂。」又「日月五星犯左右執法,大臣有憂。」一曰:「執法者誅。金火尤甚。」十一月,皇子東武陽王鑒薨。七年正月,驃騎將軍曹洪免為庶人。四月,征南大將軍夏侯尚薨。五月,文帝崩。《蜀記》稱:「明帝問黃權曰:『天下鼎立,何地為正?』對曰:『當驗天文。往熒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吳、蜀無事,此其微也。」案三國史,並無熒惑守心之文,宜是入太微。黃初六年十月乙未,有星孛于少微,歷軒轅。案占,孛、彗異狀,其殃一也。為兵喪除舊布新之象,餘災不盡,為旱凶飢暴疾。長大見久災深;短小見速災淺。是時帝軍廣陵,辛丑,親御甲胄,跨馬觀兵。明年五月,文帝崩。

卷二十四志第十四 天文二

53
咸康七年三月壬午,月犯房。占曰:「將相憂。」八年六月,熒惑犯房上第二星。占曰:「次相憂。」建元二年,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庾冰薨。是時驃騎將軍何充居內,冰為次相也。咸康七年四月己丑,太白入輿鬼。占曰:「兵革起。」五月,太白晝見。以晷度推之,非秦、魏,則楚也。占曰:「為臣彊,為有兵。」八月辛丑,月犯輿鬼。占曰:「人主憂。」八年六月,成帝崩。

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30
驃騎將軍,一人。漢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驃騎將軍。漢西京制,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

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 庾悅 王誕 謝景仁 弟述 袁湛 弟豹 褚叔度

63
淵有一男始生,為劭所殺。世祖即位,以為尚書右僕射。孝建元年,為中書令,丹陽尹。坐南郡王義宣諸子逃藏郡牴,建康令王興之、江寧令沈道源下獄,湛之免官楚錮。其年,復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俄遷侍中,左衛如故。以久疾,拜散騎常侍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頃之,復為丹陽尹,光祿如故。尋為尚書左僕射。以南奔賜爵都鄉侯。大明四年,卒,時年五十。追贈侍中、特進、驃騎將軍,給鼓吹一部,左僕射如故。謚曰敬侯。

卷六十列傳第二十 範泰 王淮之 王韶之 荀伯子

45
荀伯子,潁川潁陰人也。祖羨,驃騎將軍。父猗,秘書郎。伯子少好學,博覽經傳,而通率好為雜戲,遨遊閭里,故以此失清塗。解褐為駙馬都尉,奉朝請,員外散騎侍郎。著作郎徐廣重其才學,舉伯子及王韶之並為佐郎,助撰晉史及著桓玄等傳。遷尚書祠部郎。

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武二王

2
太祖即位,增邑二千戶,進號驃騎將軍,加散騎常侍,給鼓吹一部。尋加開府儀同三司元嘉三年,改授都督荊、湘、雍、梁、益、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給班劍三十人,持節、常侍、將軍如故。義康少而聰察,及居方任,職事修理。六年,司徒王弘表義康宜還入輔,徵侍中、都督揚、南徐、兗三州諸軍事、司徒、錄尚書事,領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持節如故。二府並置佐領兵,與王弘共輔朝政。弘既多疾,且每事推謙,自是內外眾務,一斷之義康太子詹事劉湛有經國才,義康昔在豫州,湛為長史,既素經情款,至是意委特隆,人物雅俗,舉動事宜,莫不咨訪之。故前後在籓,多有善政,為遠近所稱。九年,弘薨,又領揚州刺史。其年,太妃薨,解侍中,辭班劍。十二年,又領太子太傅,復加侍中、班劍。

卷七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文九王

6
元凶弒立,以為中軍將軍,護軍、常侍如故。世祖入討,劭屯兵京邑,使鑠巡行撫勞。劭還立南兗,以鑠為使持節、都督南兗、徐、兗、青、冀、幽六州諸軍事、征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常侍如故。柳元景至新亭,劭親自攻之,挾鑠自隨。江夏王義恭南奔,使鑠守東府,以腹心防之。進授侍中驃騎將軍錄尚書事,餘如故。劭迎蔣侯神於宮內,疏世祖年諱,厭祝祈請,假授位號,使鑠造策文。及義軍入宮,鑠與濬俱歸世祖,濬即伏法,上迎鑠入營。當時倉卒失國璽,事寧,更鑄給之。進侍中、司空,領兵置佐,以國哀未闋,讓侍中。

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柳元景 顏師伯 沈慶之

22
上遣丹陽尹顏竣宣旨慰勞,與沈慶之俱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封晉安郡公,邑如故。固讓開府儀同,復為領軍、太子詹事,加侍中。尋轉驃騎將軍、本州大中正,領軍、侍中如故。大明二年,復加開府儀同三司,又固讓。明年,遷尚書令太子詹事侍中、中正如故。以封在嶺南,秋輸艱遠,改封巴東郡公。五年,又命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侍中、令、中正如故。又讓開府,乃與沈慶之俱依晉密陵侯鄭袤不受司空故事,事在《慶之傳》。六年,進司空,侍中、令、中正如故,又固讓,乃授侍中驃騎將軍南兗州刺史,留衛京師。世祖晏駕,與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僕射顏師伯並受遺詔輔幼主。遷尚書令,領丹陽尹,侍中、將軍如故,給班劍二十人,固辭班劍。

卷九十九列傳第五十九 二兇

33
遣浚殺義恭諸子。以輦迎蔣侯神像於宮內,啟顙乞恩,拜為大司馬,封鐘山郡王,食邑萬戶,加節鉞。蘇侯為驃騎將軍。使南平王鑠為祝文,罪狀世祖。

卷一百列傳第六十 自序

2
秦末有沈逞,徵丞相,不就。漢初逞曾孫保,封竹邑侯。保子遵,自本國遷居九江之壽春,官至齊王太傅、敷德侯。遵子達,驃騎將軍。達子乾,尚書令。乾子弘,南陽太守。弘子勖,河內守。勖子奮,御史中丞。奮子恪,將作大匠。恪子謙,尚書、關內侯。謙子靖,濟陰太守。靖子戎,字威卿,仕州為從事,說降劇賊尹良,漢光武嘉其功,封為海昏縣侯,辭不受。因避地徙居會稽烏程縣之餘不鄉,遂世家焉。順帝永建元年,分會稽為吳郡,復為吳郡人。靈帝初平五年,分烏程、餘杭為永安縣,吳孫皓寶鼎二年,分吳郡為吳興郡,復為郡人,雖邦邑屢改,而築室不遷。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