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7674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史記
條件: 提到「淄州
Total 9

卷2 夏本紀第二

8
海岱維青州:集解鄭玄曰:「東自海,西至岱。東嶽曰岱山。」正義按:舜分青州為營州、遼西及遼東。堣夷旣略,集解馬融曰:「堣夷,地名。用功少曰略。」索隱孔安國云:「東表之地稱嵎夷。」按:今文尚書及帝命驗並作「禺鐵」,在遼西。鐵,古「夷」字也。濰、淄旣道。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濰水出琅邪,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索隱濰水出琅邪箕縣,北至都昌縣入海。淄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北,東至博昌縣入濟也。正義括地志云:「密州莒縣濰山,濰水所出。淄州淄川縣東北七十里原山,淄水所出。俗傳云,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若漆,故謂之淄水也。」其土白墳,海濵廣潟,集解徐廣曰:「一作『澤』,又作『斥』。」厥田斥鹵。集解鄭玄曰:「斥謂地鹹鹵。」索隱鹵音魯。說文云:「鹵,鹹地。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田上下,賦中上。集解孔安國曰:「田第三,賦第四。」厥貢鹽絺,海物維錯,集解孔安國曰:「絺,細葛。錯,雜,非一種。」鄭玄曰:「海物,海魚也。魚種類尤雜。」岱畎絲、枲、鈆、松、怪石,集解孔安國曰:「畎,谷也。怪異好石似玉者。岱山之谷出此五物,皆貢之。」萊夷為牧,集解孔安國曰:「萊夷,地名,可以牧放。」索隱按:左傳云萊人劫孔子,孔子稱「夷不亂華」,又云「齊侯伐萊」,服虔以為東萊黃縣是。今按:地理志黃縣有萊山,恐即此地之夷。其篚酓絲。集解孔安國曰:「酓桑蠶絲中琴瑟弦。」索隱爾雅云「檿,山桑」,是蠶食檿之絲也。浮於汶,通於濟。集解鄭玄曰:「地理志汶水出泰山萊蕪縣原山,西南入濟。」

卷43 趙世家第十三

93
二十三年,樓昌將,攻魏幾,正義音祁。傳云伐齊幾,幾拔之。又戰國策云秦敗閼與,及攻魏幾。按:幾邑或屬齊,或屬魏,當在相潞之閒也。不能取。十二月,廉頗將,攻幾,取之。二十四年,廉頗將,攻魏房子,集解徐廣曰:「屬常山。」拔之,因城而還。又攻安陽,取之。二十五年,燕周索隱趙人,為趙將。將,攻昌城、集解徐廣曰:「屬齊郡。」正義括地志云:「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高唐,取之。與魏共擊秦。秦將白起破我華陽,正義括地志云:「故華陽城在鄭州管城縣南四十里。司馬彪云華陽亭在今洛州密縣。」是時魏、韓、趙聚兵於華陽。西攻秦。得一將軍。二十六年,取東胡歐代地。正義今營州也。索隱東胡叛趙,驅略代地人衆以叛,故取之也。

卷52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4
哀王元年,孝惠帝崩,呂太后稱制,天下事皆決於高后。二年,高后立其兄子酈侯呂台為呂王,集解徐廣曰:「酈,一作『鄜』。」索隱二字並音孚。鄜,縣名,在馮翊。酈縣在南陽。台,音胎。呂后兄子也。正義按:酈音呈益反。括地志云「故酈城在鄧州新城縣西北四十里」,蓋此縣是也。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正義括地志云:「濟南故城在淄州長山縣西北二十五里。」
42
膠西王卬,齊悼惠王子,正義卬,五郎反。年表云都高苑。括地志云:「高苑故城在淄州長山縣北四里。」以昌平侯文帝十六年為膠西王。正義括地志云:「昌平故城在幽州東南六十里也。」十一年,與吳楚反。漢擊破,殺卬,地入于漢,為膠西郡。

卷54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2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集解漢書音義曰:「中涓如中謁者。」索隱涓音古玄反。將擊胡陵、方與,索隱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郡。正義胡陵,縣名,在方與之南。方音房,與音預,兗州縣也。攻秦監公軍,集解漢書音義曰:「監,御史監郡者;公,名。秦一郡置守、尉、監三人。」索隱按注,公者監之名,然本紀泗川監名平,則平是名,公為相尊之稱也。大破之。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正義曹參擊方與。豐反為魏,索隱時雍齒守豐,為魏反沛公。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𡰱正義音夷。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集解徐廣曰:「伍被曰『吳濞敗於狐父』。」索隱地理志碭屬梁國。狐父,地名,在梁碭之閒。徐氏引伍被云「吳濞敗於狐父」,是吳與梁相拒而敗處。正義括地志云:「狐父亭在宋州碭山縣東南三十里。」祁善置。集解文穎曰:「善置,置名也。」晉灼曰:「祁音坻。孫檢曰『漢謂驛曰置。善,名也』。」索隱按:司馬彪郡國志穀熟有祁亭。劉氏音遲,又如字。善置,置名,漢謂驛為置。正義括地志云:「故祁城在宋州下邑縣東北四十九里,漢祁城縣也。」言取碭、狐父及祁縣之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索隱地理志下邑、虞皆屬梁國。正義宋州下邑縣在州東百一十里。漢下邑城,今碭山縣是。虞城縣在州北五十里,古虞國,商均所封。擊章邯車騎。攻爰戚及亢父,集解徐廣曰:「宣帝時有爰戚侯。」索隱蘇林云「縣名,屬山陽」。按功臣表,爰戚侯趙成。地理志:亢父,縣名,屬東平。正義戚,音寂。劉音七歷反。今在兗州南,近亢父縣。括地志:「亢父故城在兗州任城縣南五十一里。」先登。遷為五大夫。北救東阿,索隱時章邯圍田榮於東阿也。正義今濟州東阿也。擊章邯軍,陷陳,追至濮陽。攻定陶,取臨濟。正義淄州高苑縣西北二里有狄故城,安帝改曰臨濟。南救雍丘。擊李由軍,破之,殺李由,虜秦候一人。秦將章邯破殺項梁也,沛公與項羽引而東。楚懷王以沛公為碭郡長,將碭郡兵。於是乃封參為執帛,集解張晏曰:「孤卿也。或曰楚官名。」號曰建成君。索隱地理志建成縣屬沛郡。遷為戚公,索隱謂遷參為戚令。正義即爰戚縣也,是時屬沛郡。屬碭郡。

卷80 樂毅列傳第二十

3
當是時,齊湣王彊,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索隱昩莫葛反。地理志縣名,屬平原。正義在冀州城武縣界西摧三晉於觀津,索隱地理志觀津,縣名,屬信都,漢初屬清河也。正義冀州武邑縣東南二十五里。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湣王自矜,百姓弗堪。於是燕昭王問伐齊之事。樂毅對曰:「齊,霸國之餘業也,地大人衆,未易獨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及楚、魏。」於是使樂毅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令趙嚪說秦集解徐廣曰:「嚪,進說之意。」索隱嚪音田濫反,字與「啗」字同也。以伐齊之利。諸侯害齊湣王之驕暴,皆爭合從與燕伐齊。樂毅還報,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於是并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索隱護謂總領之也。破之濟西。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至于臨菑。齊湣王之敗濟西,亡走,保於莒。樂毅獨留徇齊,齊皆城守。樂毅攻入臨菑,盡取齊寶財物祭器輸之燕。燕昭王大說,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於昌國,集解徐廣曰:「屬齊。」索隱地理志縣名,屬齊郡。正義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號為昌國君。於是燕昭王收齊鹵獲以歸,而使樂毅復以兵平齊城之不下者。

卷90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2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於臨濟。正義故城在淄州高苑縣北二里,本漢縣。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於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索隱案項它,楚將;田巴,齊將也。正義它,徒多反。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咎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卷94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1
田儋者,狄人也,集解徐廣曰:「今樂安臨濟縣也。」正義淄州高苑縣西北北狄故縣城。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豪,宗彊,能得人。索隱儋子市,從弟榮,榮子廣,榮弟橫,各遞為王。榮并王三齊。
10
橫定齊三年,漢王使酈生往說下齊王廣及其相國橫。橫以為然,解其歷下軍。漢將韓信引兵且東擊齊。齊初使華無傷、田解軍於歷下以距漢,漢使至,迺罷守戰備,縱酒,且遣使與漢平。漢將韓信已平趙、燕,用蒯通計,度平原,襲破齊歷下軍,因入臨淄。齊王廣、相橫怒,以酈生賣己,而亨酈生。齊王廣東走高密,集解徐廣曰:「高,一作『假』。」相橫走博陽,守相田光走城陽,將軍田旣軍於膠東。楚使龍且救齊,齊王與合軍高密。漢將韓信與曹參破殺龍且,集解徐廣曰:「四年十一月。」虜齊王廣。漢將灌嬰追得齊守相田光。至博陽,而橫聞齊王死,自立為齊王,還擊嬰,嬰敗橫之軍於嬴下。集解晉灼曰:「泰山嬴縣也。」正義故嬴城在兗州博城縣東北百里。田橫亡走梁,歸彭越。彭越是時居梁地,中立,且為漢,且為楚。韓信已殺龍且,因令曹參進兵破殺田旣於膠東,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於千乘。正義千乘故城在淄州高苑縣北二十五里。韓信遂平齊,乞自立為齊假王,集解徐廣曰:「二月也。」漢因而立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