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40857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提到「上柱國
Total 16

本紀第四 太宗一

4
二年春正月壬戌,以大行殯,不視朝。丙寅,禁居官出使者行商賈事。戊辰,親試禮部舉人。甲戌,上大行皇帝謚曰英武聖文神德,廟號太祖丙子,幸相國寺,還,御東華門觀燈。庚辰,閱禮部貢士十舉至十五舉者百二十人,並賜出身。戊子,命邕州廣源州酋長坦坦綽儂民富為檢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國辛卯,幸講武池。置江南榷茶場。二月甲午契丹遣使來賀即位及正旦。吳越國遣使來貢。罷南唐鐵錢。庚子,帝改名炅。壬寅,大宴崇德殿,不作樂。乙巳,幸新鑿池,遂幸講武池,宴射玉津園丁未,占城國遣使來貢。己酉,令江南諸州鹽先通商處悉禁之。戊午,幸太平興國寺,遂幸造船務。還,幸建隆觀三月壬戌朔,始立試官銜選限。己卯,以河陽節度使趙普太子少保己丑,幸開寶寺。置威勝軍。禁江南諸州銅。許契丹互市。夏四月辛卯,大食國遣使來貢。丁酉契丹遣使來會葬。乙卯,葬太祖於永昌陵。五月壬戌,河南法曹參軍高丕、伊闕縣主簿翟嶙、鄭州滎澤令申廷溫坐不勤事,並免。癸亥向拱張永德張美劉廷讓皆罷節鎮,為諸衛上將軍。乙丑,幸新水磑,遂幸玉津園宴射。丙寅,詔繼母殺子及婦者同殺人論。庚午,宴崇德殿,不作樂。遣辛仲甫使契丹甲戌,以十月七日乾明節己卯,祔太祖神主於廟,以孝明皇后王氏配,又以懿德皇后符氏、淑德皇后尹氏祔別廟。庚辰,詔作北帝宮於終南山。癸未,幸新水磑,遂宴射玉津園六月辛卯朔,白龍見邠州要策池中。乙卯,幸開寶寺,遂幸飛龍院,賜從官馬。是月,磁州保安等縣墨蟲生,食桑葉殆盡。穎州大水。秋七月庚午,詔諸庫藏敢變權衡以取羨餘者死。癸未,鉅鹿、沙河步屈食桑、麥,河決滎澤、頓丘、白馬、溫縣。閏月己亥幸白鶻橋,臨金水河。己酉,河溢開封等八縣,害稼。甲寅,詔發潭州兵擊梅山洞賊。丁巳,有司上閏年輿地版籍之圖。令支郡得專奏事。八月癸亥,黎州兩林蠻來貢。乙丑平海軍節度使陳洪進來朝。癸酉,以觀燈,遂幸相國寺戊寅,詔作祟聖殿。是月,陜、澶、道、忠、壽諸州大水,鉅鹿步蝻生,景城縣雹。九月乙未,幸弓箭院,遂幸新修三館。壬寅,幸新水磑,遂幸西御園宴射。丁未,渤尼國遣使來貢,山後兩林蠻來獻馬。辛亥,幸講武臺大閱。容州初貢珠。乙卯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惟濬來朝。丙辰,狩近郊。丁巳,吳越王遣使乞呼名,不允。是月,興州江水溢,濮州大水,汴水溢。

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

101
二年春正月乙亥,罷岢嵐、火山軍市馬。丙子,詔立高麗交易法。壬午,以容州管內觀察使、上柱國、南陽郡開國公楊遂為寧遠軍節度使癸未,詔知沅州謝麟督捕徭賊。甲申,御宣德門觀燈。丁亥,詔以經義、論試宗室。甲午,京兆府學教授蔣夔乞以十哲從祀孔子,從之。詔辰州敘浦縣置龍潭堡。是月,穎州、壽州甘露降。
104
夏四月辛丑,幸金明池觀水嬉,宴射瓊林苑。甲辰,遼遣蕭晟等來賀同天節丁巳陳升之檢校太尉依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鎮江軍節度使上柱國、秀國公致仕。己未陳升之卒。癸亥,定正旦御殿儀。甲子,詔增審刑院詳議、詳斷官,罷刑部校法官。是月,南康軍甘露降,眉州生瑞竹。

本紀第十六 神宗三

34
三月辛卯,夏人寇蘭州,總管李浩以衛城有功,復隴州團練使乙未,休日御延和殿,引進對官八人。丙申,河東將薛義敗夏人於葭蘆西嶺。戊戌,以檢校太尉上柱國、太原郡開國公王拱辰武安軍節度使。麟、府州將郭忠詔等敗夏人於乜離抑部,詔行賞有差。己亥,河東將高永翼敗夏人於真卿流部。

本紀第四十五 理宗五

28
六月戊子,詔李璮受圍,給銀五萬兩,下益都府犒師,遣青陽夢炎率師援之。庚寅,以孫附鳳兼權參知政事楊棟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壬辰,吳潛沒於循州,詔許歸葬。己亥,董槐乞致仕,詔授特進戊申,詔青陽夢炎援李璮,不俟解圍,輒提援兵南歸,諭制置司劾之。己酉,有流星大如熒惑庚戌,安南國王日煚上表乞世襲,詔授檢校太師安南國王,加食邑,男威晃授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使、檢校太尉兼御史大上柱國安南國王、效忠順化功臣,仍賜金帶、器幣、鞍馬。癸丑,詔應謫臣僚終於貶所者,許令歸葬。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職官八 (合班之制)

180
諸金紫光祿大夫,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太尉,開國郡公,上柱國,為正二品。

列傳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

24
:於戲!爾有及親之孝,特異常倫;爾有達上之情,所期終養。何高穹之不祐,與幽壤之同歸!斯朕所以當宁興悲,徹縣永歎。詢于史氏,申命禮官,今遣使起復雲麾將軍、檢校太傅、右神武統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平昌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孟仁贄持節,冊贈爾為尚書令,仍追封楚王。於戲!式備哀榮,載光簡牒。南宮峻秩,全楚大邦,併示追崇,夐超彝制。始終之分,朕無愧焉!」

列傳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

25
皇帝若曰:昊穹眷祐,賢哲挺生,稟象緯之純精,負經綸之盛業,作民父母,為國翰垣。其存也冠中臺而長諸侯,其沒也峻徽章而崇禮命。咨爾故安時鎮國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武勝軍節度、鄧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尚書令中書令、使持節鄧州諸軍事、行鄧州刺史、上柱國鄧王、食邑九萬七千戶、食實封一萬六千九百戶、賜劍履上殿、詔書不名錢俶,嗣祖考之令德,奠東南之奧區,開國承家,本仁祖義;以忠孝而保社稷,以廉讓而化人民;勤翊戴於累朝,克惠綏於一境,世傳威略,志慕聲明。
28
今遣使太中大夫、尚書工部侍郎上柱國、汾陽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賜紫金魚袋郭贄持節冊贈爾為秦國王。嗚呼!德無不報,予敢忘於格言;魂而有知,爾尚欽於天命。嗚呼哀哉!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外國一

33
三年,復遣牙將劉仁勖奉誓表請藏盟府,且言父有遺命。帝嘉之,乃授特進檢校太師侍中、持節都督夏州諸軍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國,充定難軍節度、夏銀綏宥靜等州管內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西平王,食邑六千戶,食實封一千戶,仍賜推忠保順亮節翊戴功臣。遣內侍左右班都知張崇貴太常博士趙湘等充旌節官告使,賜襲衣、金帶、銀鞍勒馬、銀萬兩、絹萬匹、錢三萬貫、茶二萬斤,給奉如內地。因責子弟入質,德明謂非先世故事,不遣。乃獻御馬二十五匹、散馬七百匹、橐駝三百頭謝恩。

列傳第二百四十七外國四

15
四年龍廷稱權安南靜海軍留後,遣弟峰州刺史明昶、副使安南掌書記殿中丞黃成雅等來貢。會含光殿大宴,上以成雅坐遠,欲稍升位著,訪于宰相王旦,旦曰:「昔子產朝周,周王饗以上卿之禮,子產固辭,受下卿之禮而還。國家惠綏遠方,優待客使,固無嫌也。」乃升成雅於尚書省五品之次。詔拜龍廷特進檢校太尉,充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安南都護,兼御史大夫上柱國,仍封交趾郡王,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一千戶。賜推誠順化功臣,仍賜名至忠,給以旌節。又追贈中書令南越王。進奉使黎明昶等並進秩。大中祥符元年,天書降,加翊戴功臣,食邑七百戶,實封三百戶。東封畢,加至忠同平章事,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二年,廣南西路言,欽州蠻人劫海口蜑戶,如洪砦主李文著以輕兵襲逐,中流矢死。詔督安南捕賊。明年,執狄獠十三人以獻。至忠又遣推官阮守疆以犀角、象齒、金銀、紋縭等來貢。並獻馴犀一。上以犀違土性,不可豢畜,卻不納。又以逆至忠意,使者既去,乃令縱之海ㄛ。三年,遣使來朝,表求甲胄具裝,詔從其請。又求互市於邕州,本道轉運使以聞,上曰:「瀕海之民,數患交州侵寇,仍前止許廉州及如洪砦互市,蓋為邊隅控扼之所。今或直趨內地,事頗非便。」詔令本道以舊制諭之。
16
至忠才年二十六,苛虐不法,國人不附。大校李公蘊尤為至忠親任,嘗令以黎為姓。其年,遂圖至忠,逐之,殺明提、明昶等,自稱留後,遣使貢奉。上曰:「黎桓不義而得,公蘊尤而效之,甚可惡也。」然以其蠻俗不足責,遂用故事,制授特進檢校太傅,充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安南都護,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封交趾郡,食邑三千戶,實封一千戶,賜推誠順化功臣。公蘊又表求太宗御書,詔賜百軸。四年,祀汾陰後土,公蘊遣節度判官梁任文、觀察巡官黎再嚴以方物來貢,禮成,加公蘊同平章事,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任文等並翁優進秩。五年夏,以進奉使李仁美為誠州刺史、陶慶文為太常丞,其從隸有道病死者,所賜附還其家。是冬,聖祖降,加公蘊開府儀同三司,食邑七百戶,實封三百戶,賜翊戴功臣。七年春,又加保節守正功臣,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詔交趾諸國使入貢者,所在館餼供億,務令豐備。其年,遣知唐州刺史陶碩等來貢。詔以碩為順州刺史,充安南靜海軍行軍司馬;副使吳懷嗣為澄州刺史,充節度副使。先是,交州狄獠張婆看避罪來奔,知欽州穆重穎召之,至中路復拒焉,都巡檢臧嗣遂令如洪砦犒以牛酒。交州偵知其事,因捕狄獠,故鈔如洪砦,掠人畜甚衆。詔轉運司督公蘊追索,仍令疆吏自今不得誘召蠻獠致生事。公蘊或間歲或仍歲以方物入貢。元年,進封公蘊南平王,加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三年,加檢校太尉,食邑一千戶,實封四百戶。每加恩皆遣使將命至其境上,仍賜器幣、襲衣、金帶、鞍馬焉。仁宗即位,加公蘊檢校太師。遣長州刺史李寬泰、都護副使阮守疆來貢。天聖六年,遣歡州刺史李公顯來貢,除敘州刺史。既而令其子弟及其婿申承貴率衆內寇,詔廣南西路轉運司發溪峒丁壯討捕之。未幾,卒,年四十四。
23
明年,子龍𥉏嗣位,授靜海軍節度使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尉御史大夫上柱國,特封安南國王,加食邑;仍賜推誠順化功臣,制曰:「即樂國以肇封,既從世襲;極真王而錫命,何待次升?」示殊禮也。五年,貢方物,上表稱謝。九年,詔卻安南所貢象,以其無用而煩民,他物亦止受什一。十六年,累加龍𥉏守義奉國履常懷德功臣。光宗即位,奉表入貢稱賀。甯宗朝,賜衣帶、器幣,累加謹度思忠濟美勤禮保節歸仁崇謙協恭功臣及食邑焉。
25
昊旵卒,無子,以女昭聖主國事,遂為其婿陳日煚所有。李氏有國,自公蘊至昊旵,凡八傳,二百二十餘年而國亡。淳祐二年,詔安南國王陳日煚,元賜效忠順化保節功臣增「守義」二字。寶祐六年,詔安南情狀叵測,申飭邊備。景定二年,貢象二。三年,表乞世襲。詔日煚授檢校太師、安南國大王,加食邑;男威晃,授靜海軍節度使、觀察處置使、檢校太尉御史大夫上柱國安南國王、效忠順化功臣,賜金帶、器幣、鞍馬。咸淳五年,詔安南國王父日煚、國王威晃加食邑。八年,明堂禮成,日煚、威晃各加食邑,賜鞍馬等物。
28
七年二月,至京師,貢馬三百八十匹及麝香、牛黃、細氈、碧玕山諸物。制以其王段和譽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朝廷以為璘有功,並其子暉、昨皆遷官,少子𣆳為閣門宣贊舍人。已而知桂州周璘詐冒,璘得罪。自是大理復不通於中國,間一至黎州互市。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外國五

57
建炎三年,以南郊恩制授闍婆國主懷遠軍節度、琳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琳州諸軍事、琳州刺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闍婆國王、食邑二千四百戶、實封一千戶;悉里地茶蘭固野可特授檢校司徒,加食邑實封。紹興二年,復加食邑五百戶,實封二百戶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